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到店风云录:美抖阿「三国杀」,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6301
主题
156318
回复
18280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3
东西问·中国学丨杨慧林:“中国学”何以是“世界的”?
0/76
东西问丨施寒微: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读懂当代中国
0/78
中新社专访王亚平:“摘星”路上,“她力量”不可替代
0/73
“十五五”产业科技将迎又一轮爆发
0/64
(经济观察)“三季报”出炉 中国外贸韧性不减
0/73
现代流通体系打通中国“大动脉”
0/70
交通运输部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
0/69
中国反制巴基斯坦向美国出口稀土?外交部:捕风捉影、挑拨离间
0/65
(近观中国)从北京到北京,全球妇女峰会的掌声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到店风云录:美抖阿「三国杀」,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
时间:2025-10-14 09:45
0
10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
鏖战到店,谁能撼动美团的霸主地位?
”
作者丨成仲轩
编辑丨董子博
2025 年国庆、中秋长假刚过,高德扫街榜率先交出了自己的到店答卷:10 月 1 日- 8 日,高德为线下餐饮门店带来的客流超过 1 亿。具体到 10 月 1 日当天,扫街榜烟火小店的流量增长了 300 %,高德本地生活餐饮行业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50 %;到 10 月 3 日时,上线仅 23 天的扫街榜,累积用户数达 4 亿。
不过,在本地生活的赛道上,用户数并非行业关注的关键指标。如果按照用户数量4亿来计算,高德地图已经超越了行业里几乎所有本地生活类企业的用户数总和。
Quest 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底,美团、京东、大众点评、携程四个 App 加在一起,如果不去重的情况下,DAU 总和约为 3 亿多,加起来比刚入局的高德地图用户数还要少几千万。
尽管日活用户数无法证明什么,但依然侧面印证了阿里在到店团购领域的野心。尤其在到店战场,美团显然迎来了抖音之外的另一位劲敌。正如业内人士渊亭所说:“虽然结果还有待观察,但阿里以高德为入口切入到店,无疑在打造迥异于大众点评的差异化信用体系,所图甚大。”
不过,美团交出的到店答卷同样符合行业预期。面对阿里与抖音的挑战,美团在固守基本盘的同时,依旧维持着现有市场份额与竞争格局。
只是抖音的存在仍给美团带来不小压力。援引多方信源消息,
在不久前抖音生服全国冲单的当日,
在大额促销刺激下,
抖音到店订单总量已经
超过了未搞大规模补贴活动的
美团。
一直关注到店生意的业内人士李和对雷峰网透露,
抖音生服每个月16 日和 30 日均为冲单的“破峰日”,
商家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直播的方式加入到平台的冲单活动中。
身处本地生活这一盘大棋,到店在某种程度上与外卖一样,打硬仗的手段相当直接——靠补贴开路。据李和透露,
八月为了应对抖音的攻击,美团在到店上
也谨慎地进行了一些
补贴,但
投入资源显然不如抖音
,
因此,也
在“破峰日”当天被抖音超越。
目前来看,抖音远未显露疲态,冲单、造节的频率或将继续加快。结合阿里的高调“闯入”,到店战场或将波澜再起。
未来,是抖音一飞冲天越过美团的壁垒?还是阿里出其不意重塑到店市场格局?亦或是美团仍能维持自己的到店霸主地位?
让我们拭目以待。
01
抖音强势入局
看着抖音到店做大,或许是美团在最近三年里,最无可奈何的事情。
有一种说法,如果当年的美团,能像今天一样,投入巨量资源防守抖音,即使字节的流量可以打开“无限子弹”模式,美团也并非不可将其战胜。
谈起为什么没有防住抖音?了解两家平台的业内人士梅军对雷峰网分析道,很大的一个可能,是
美团认为“抖音看不上到店这块生意”
。
2022 年,正是抖音在电商板块快速转型、攻城拔寨的一年。
尽管在到店,抖音已经有了一些动作,但
“到店生意,盘子不及电商 1/10,美团也没想到抖音的反应这么快,搞完电商,就直接来找本地生活的新机会了。”
梅军回忆起3 年前,仍然感慨万分。
对于抖音来说,2022 年入局本地生活,同样占尽了时代红利:
一边,是用户在疫情的封控当中,大量时间被抖音占据,同时也有报复性消费的倾向;
一边,是美团引以为傲的线下BD(商务拓展)团队受疫情影响,无法实现高频的线下跑动,完成商家的拓新和维护;
一边,是商家也正经历到店生意的低谷,急需现金回流,更愿意在新平台寻找新机会。
利好因素扎堆,给抖音雨后春笋式的快速扩张,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而另一边,许久没打过硬仗的美团,彼时的节奏却仍显得不温不火。
已经在到店领域取得优势地位的美团,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抢占剩余的到店市场份额?
究其根本,美团是一家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公司。
冒着团购和外卖两场血战的炮火,美团的企业文化被塑造成了务实到极致的形状。
常常被评价为“弯着腰捡钢镚”,美团善于在空间狭窄的战场上,用最务实的方式赚“小钱”,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然而,核心业务的外卖,利润就是薄到要以“厘”为单位计算——在这个基础上,贸然扩张只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除非有新的变量出现,否则稳扎稳打、层层推进,撷取“低垂的果实”,才是基于实际的最理性选择。
然后,新的变量就出现了。
抖音到店的快速崛起,彻底打乱了美团的发展节奏。
哪怕冒险,美团也必须加入与抖音的竞争。
好消息是:美团到店的 GTV 增速,在与抖音的竞争过程中得到极大提高——仅 2023 年一年,就从 3000 亿增长到 7000 亿。此外,抖音的渗透也拉动了美团的用户增长。
虽然这并非抖音的本意,但一些被抖音更先渗透的下沉用户,最终还是回流到更适合自己的美团到店。
坏消息是:美团终究慢了一步。
美团在竞争初期的缓慢表现,令渊亭印象深刻,“美团第一年和抖音打到店的时候,反应很慢。人家份额都做到上千亿的 GMV 了,才开始慌慌张张跟进。”
作为彼时的美团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在内部承担了责任。
不过,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他,也有失公允。业内人士屹川就曾评价这位美团老将“长于守成。你让他把蛋糕做大,他不会做得特别快。但你让他把蛋糕做得好吃,他是能做到的。”
在美团到店仍按自己节奏发展的 2022 年,需要的就是一位守成的负责人。彼时美团到店的盈利,也如预期般稳步上升。
直到抖音到店的快速崛起,彻底打破了这一平稳局面。
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美团的应对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不止一位受访者向雷峰网表示:
美团的组织敏捷度在上市后出现明显下降。
不过,在行业格局稳定背景下,美团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发展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对外部威胁的风险感知自然出现下降。
有一个段子:过去一次战略开会,美团一个商分正讲着自己给出的方案,滔滔不绝。然而,他的高谈阔论却突然被座下一人打断:“你的方案,访问了哪些商家?调研了多少客服?”言者正是王慧文。
分析师支支吾吾,方案就直接被王慧文毙了。
“下次我什么都不要,就找几个典型的商家和客服的录音,摆在这里给我们听。”王慧文道。
早期,美团的风格以“接地气”著称——不摆平台架子,以商家和用户的反馈为战略的出发点。
不过,不少人认为美团逐渐褪去早期“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的决策风格,情报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现象愈发明显。
与美团有过长期合作的景瀚就坦言:“美团到店为什么反应慢?因为内部团队从理论逻辑到数据分析,用各种办法证明了抖音做不起来。”
哪怕站在当时的视角,“抖音到店无威胁论”也值得商榷。毕竟在抖音到店尚未起飞的 2021 年,就已经快做到 1 个亿,体量接近美团到店的 1/5 ……
每每回忆至此,景瀚都不免叹息。
不过,情绪得到些许平复后的他,也向雷峰网表示,虽然美团到店的前期对外表现不佳,但美团在这场到店大战中的处境也并非外界眼中的颓势尽显,“美团做了这么多年肯定也不是白干的。”
在他看来,美团通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建立起强大的用户供给与货架体系。对于商家来说,美团也比抖音更适合长效经营。
更关键的是,
美团与抖音的到店之争,终究是一场聚焦到店领域的局部战争。
比如彼时的美团,就在闪购上投入了更多资源与精力,并持续押注无人机与 AI 等先进科技,等等;
又比如抖音,除了到店,彼时的它也将大量精力用于抖音电商的深耕,并加码搜索引擎与 AI 大模型,以及内容生态的多元化建设,等等。其中,抖音 2022 年在外卖领域的开拓,在面对美团建立起的深厚“护城河”时,就没有复刻其在到店领域的增长“奇迹”。
不过,景瀚眼中的抖音,依旧是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变量。尤其是抖音在算法层面表现出的优势,给美团带来了不小压力。
业内人士文远就向雷峰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某地有一家特色菜馆,抖音能通过大数据推测出该地有多少人吃该特色菜,以及这些人中有多少人吃过这家店,或者对这家店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商家如果想做大做强,就可以利用抖音的传播优势,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同样是跟商家合作,抖音往往能拿出让商家信服的数据。而彼时的美团,依旧沿袭着让商家充广告、发广告的传统思路。对此,文远一针见血地指出,
“商户不是不花钱,只是想把钱花得值。”
总而言之,随着抖音这一变量的出现,到店市场正变得不同以往。
身处这场行业大变局,美团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02
美团防守反击
面对抖音到店的飞速崛起,迟滞许久的美团在2023 年正式打响防守反击战。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战役有三场:
1、直播战:美团
迈出第一步
为了遏制抖音在直播领域的强大攻势,美团效仿抖音发力直播,于 2023 年 7 月在 APP 首页上线了直播入口。
据文远回忆,彼时的美团内部十分热闹,从设备采买到人员培训再到在直播间搞各种活动等,有关团队将直播业务搞得有模有样。依托在公用会议室搭建起的绿幕直播间,团队也开启了“白+黑”的工作模式,为直播业务倾注了大量心血。
不过,
美团想要通过直播对抗抖音,本质上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加之团队缺乏对直播业务的真正理解,直播运营的能力也有所欠缺,美团直播从 0 到 1 的路走得相当艰难。
虽然美团总部曾亲自下场,由总部的官方直播间统一直播,但收效甚微。意识到直播对自己很低效的美团,最终在 2024 年收缩直播战线,只将其作为必要的发展工具。
2、下沉市场战:双方相持不下
为了应对抖音在下沉市场的快速渗透,美团从 2023 年 10 月起,将部分三四线城市的经营模式从代理商转为直营。
通过直营模式,美团加大了对线下商家的掌控力度,提升了自己在下沉市场的交易规模。不过,
面对抖音在下沉市场建立起的强用户心智与用户基数优势,美团压力依旧。
一直到 2024 年,随着到店大战的竞争烈度逐渐降低,以及抖音将竞争焦点转向美团更占优势的一二线城市。捕捉到这一变化的美团,也同步收缩下沉市场战线,将直营模式转回资金消耗更少的代理商模式。
美团与抖音的下沉市场之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
3、商家补贴战:美团略占优势
虽然在直播战与下沉市场战中表现不佳,但美团最终还是靠向商家让利稳住阵脚。
对商家的扶持,也成为美团在 2023 年打出的最有效防守措施。
不过,诸如降佣金、拉齐折扣、改年框形式为季度框架、减免“商户通”等手段的实施,以及前两场乃至更多战役的打响,都建立在真金白银的基础上,需要美团“大出血”。
通过持续的高投入竞争,美团最终维持住自己在到店领域的相对优势,但市场份额与货币化率的双双下降,也极大地打击了美团的团队士气。
据屹川透露,到 2023 年 Q4 时,美团内部已经十分悲观,因为大家普遍觉得美团守不住自己在到店领域的一亩三分地。
为了安抚人心,张川在 2024 年新年伊始发出内部信。在信中,这位美团老将坦言到店大战“是残酷并且煎熬的堑壕战。”但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一起到一线去,到战场去, 2024 年到店必赢!”
遗憾的是,这封内部信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美团到店事业群也在不久后被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接手,并迎来了到店与到家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平台的大规模整合。
这场几乎贯穿了整个 2024 年的内部变动,
重点在于到家与到店事业群的整合,意在打通二者的壁垒,增强发展的协同效应。
以二者为核心组建起的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在美团总营收中的占比超过七成,由王莆中担任核心本地商业CEO 。
不同于前任的守成,王莆中更像开疆拓土的将领。在与多位受访者的沟通中,
务实、犀利、能打硬仗、有竞争意识,是他们在评价王莆中时最常提起的几个词。
“美团正重新变得敏捷和高效”,也正在成为行业内的普遍共识。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
“神会员”在王莆中时代迎来全新升级。
作为美团在 2023 年推出的新玩法,“神会员”最初只聚焦于外卖服务。一直到王莆中时代,升级后的它将美食团购、酒店住宿、休闲玩乐等多个大类包含在内,把到店与到家业务拉到了同一个价格体系下。
在渊亭看来,
美团此举的主要目的是把外卖的流量导向到店,“用一份钱留住两个业务的用户,将协同价值最大化。”
此外,升级后的“神会员”也需要商家出钱补贴,以此减轻美团的资金压力,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将部分成本转嫁给商家,美团难道不担心“逼走”他们?
只能说“彼一时,此一时也”。
在到店大战仍处于白热化阶段的 2023 年,美团为了对抗抖音、留住商家自然不会这么做,但如果抖音先收手了呢?
事实上,就在美团开启人事与组织架构双调整的不久前,
抖音先行一步,将本地生活的负责人从朱时雨更换为浦燕子,
并在不久后同样对自己的组织架构做出调整:从原来的到餐、到综、酒旅三大部门,重组为北、中、南三个地域大区,以及负责全国连锁大商家的NKA 部门。
在内部人士凯林看来,从行业制转向区域制,虽然会使得抖音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弱于美团,但“抖音没有必要更深入地去赚这个辛苦钱”。
毕竟,NKA 部门的设立,以近乎直球的方式向外界宣告:
抖音的竞争焦点将转向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对大商家的争夺。
在本地生活内容的转化效率显著低于电商的情况下,NKA 也是更高效和 UE 更好的选择。
抖音到店的竞争焦点为什么会在此时发生变化?
这就要说回浦燕子接手抖音本地生活后,战略目标的重大改变。
如果说朱时雨领导下的抖音本地生活,已经通过烧钱抢单的方式将抖音到店的市场份额提升至30%,与美团形成相持之势。面对市场份额再难突破的事实,继续将战略目标放在 GTV 的增长上,只会白白扩大抖音的经营损失。
正因为如此,在现有基础上做好变现,就成为抖音本地生活在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
而专注增长的朱时雨,显然与抖音本地生活的变现诉求不相匹配。
据曾经与朱时雨共事过的易安透露:“朱时雨一直在做战略,但是有很多问题在真正落地时才会出现”。在她看来,朱时雨更擅长从宏观处思考问题,缺少对到店业务的细节理解。随着发展进入“深水区”,这一硬伤将带来难以预料的潜在风险。
尤其在 2023 年初举行的第一届抖音生活服务生态伙伴大会上,当易安听完朱时雨有关本地生活的演讲后,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投资人万山在听完演讲后,也旋即购买了美团的股票,只因看空抖音本地生活。
可以说,彼时的朱时雨,面临着与张川相似的尴尬局面。
不同之处在于,抖音的反应更快。哪怕在朱时雨被调任前夕,抖音本地生活依旧能给美团带来不小压力。但面对繁华背后的隐忧,抖音当机立断,先美团一步完成人事调整,将本地生活负责人更换为更有战斗力、更懂商业化,同时也是张利东得力干将的浦燕子。
为了做好变现,从朱时雨手中接过本地生活的浦燕子,一改前者的增长策略,主动收缩战线。无论是在 BD 团队内部大搞降本增效,还是进一步挖掘商家价值(比如提高佣金、减少补贴),
浦燕子时代的抖音本地生活显然不如朱时雨时代那般好战。
对于激战许久的抖音与美团来说,这意味着双方都有了喘息、回血的机会。
到店大战的竞争烈度,也随之逐渐降低。
不过,战争远未结束。当时间来到今天,随着另一位玩家的到来,到店战场纷争再起。
03
阿里乱入,“双雄会”变为“三国杀”?
进入 2025 年,到店大战仍处于相持阶段。不过,阿里的乱入,正在让形势发生变化。
9 月 20 日,淘宝闪购正式开启到店团购业务,在淘宝、高德、支付宝三大阿里系 APP 同步上线团购入口。
目前,首批业务已经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座城市的核心商圈,包含正餐、茶饮、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作为淘宝而非阿里在到店领域的初次试水,我们显然不能将其视为孤立事件。
就在淘宝开启到店业务的10 天前,即阿里 26 岁生日这一天,高德先淘宝一步推出“高德扫街榜”。
据高德CEO 郭宁介绍,“扫街榜不是流量榜,也不是广告榜,更不是网红榜。它建立在海量用户真实行为和高信用评价的基础上,是AI时代‘用脚投票’的最真实榜单。”
不同于淘宝的初次试水,扫街榜对标大众点评,是高德向到店领域发起的第二次冲锋:早在美团与抖音激战正酣的 2023 年,阿里就将“口碑”从饿了么中剥离、并入高德到店业务。
不过,彼时的高德到店并未掀起太大风浪。由于大众点评的实力压制,以及高德始终没有打通与饿了么的壁垒,阿里在到店领域的早期尝试宣告失败。
失败后的高德到店也被边缘化,除了前“口碑”成员大量离职或调岗,高德一度只在十几个重点城市保留了人数有限的自营团队。
在业内人士哲休眼中,彼时的高德“已经没有资格参与到店领域的顶级竞争。”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
高德为什么会在今天重启到店业务?
在凯林看来,这是因为高德当下的日活用户已经过亿,“当它的流量足够大之后,是可以做一些平台性的事情的。”加之 AI 技术的成熟,都使得高德有信心从美团口中抢下一部分到店市场份额。
对比大众点评,扫街榜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二:
1、用出行数据做评价。
如何为用户筛选并展示更真实、客观的评价?是大众点评等同类平台都要思考的问题。而扫街榜依托高德“用脚投票”的出行数据,无疑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
2、用地图而非门店集合的方式做评价。
哲休举过一个例子,自己在开车时会用高德而非大众点评搜索附近的餐厅。因为就算用大众点评去搜,最后还是要用高德导航,所以对于有导航需求的用户来说,用高德搜索附近的餐厅直接且高效。
不过,哲休也坦言,自己的情况并不具备普遍性。在他看来,日常有导航需求的用户毕竟是少数,这就决定了扫街榜很难利用自己的导航优势大规模拓展用户。
此外,大众点评的存在,终究是横亘在扫街榜面前的一座高山。
一方面,大众点评积累了大量优质用户与商家,并围绕用户评价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区”环境。扫街榜想要“挖角”那些在大众点评上花费大量了时间、精力、金钱乃至情感的老饕,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大商家/高端店想要获得持续的流量与曝光,也离不开在大众点评上的长期维护与经营。
另一方面,针对评分失真等问题,美团与大众点评也做出了相应改进。比如先后推出的“必吃榜”与“黑珍珠餐厅指南”,就是相对真实、客观的餐厅榜单。在景瀚看来,美团意在让二者“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让大众点评成为可以被用户信赖的重要标志。”
基于此,除非扫街榜能颠覆现有评价体系,否则将难以撼动大众点评的市场地位。
扫街榜在未来能成长到何种程度?还有待时间验证。
不过,当下有一点可以确定:
继抖音之后,美团到店又将迎来一位实力对手。
到店市场的“双雄并立”格局,似乎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方向演进。
站在美团的角度,扫街榜的出现,无疑会给自己带来不小挑战。只要不做商业化,扫街榜就可以依托高德APP 高达 2 亿 DAU 的开放流量(类似抖音的流量增量),抢占商家心智,把供给快速做起来,并降低 BD 的压力与难度,最终冲击美团到店的市场地位。
好消息则是:高德与淘宝尚未“合流”。据有关媒体报道,淘宝并未参与扫街榜的工作,高德未来也不会被并入淘宝。
不过,世事难预料,高德与淘宝已经在 9 月 20 日以另一种方式达成协同。
面对到店,阿里显然是认真的。在可预见的范围内,相信美团能在阿里身上感受到不下于抖音的压力。
这是否意味着阿里将重现抖音在到店领域的增长“奇迹”?
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前提是阿里能克服自己在到店领域的发展难题。
渊亭就曾指出淘宝做到店的核心问题:没有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如果说抖音还能够错位竞争,那么淘宝连错位也没有”。正因为如此,只有找到美团到店的破绽并切入进来,淘宝才能在到店领域真正立足。
目前来看,这个破绽或许就是美团现有的评价体系,即大众点评。
高德扫街榜,对标的恰恰是大众点评。
也难怪凯林将扫街榜视为阿里下的一步“妙棋”。对阿里到店颇为期待的凯林,也向雷峰网描绘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常见消费场景:当朋友邀请我们聚餐并向我们分享聚餐地点时,我们中的大多数可能会通过地图工具导航过去。
高德,无疑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地图工具。
高德导航,也正在成为阿里到店业务的核心抓手。
不过,扫街榜如果要成为到店团购的“杀手级工具”,还面临着榜单产品建设、品牌心智建设等过程,能否在短时间内就完成超越,仍然存在未知数。比起来,米其林在中国也很早开始本土化,携程也上线过自己的美食榜单,但最终,这些榜单都没有达成“国民榜单”的成就。
而榜单的品牌心智建设出来了,如何切入团购交易场景?又是一个挑战。这些,都是高德扫街榜未来的未知数。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望成为阿里到店业务重要入口的“碰一下”,以及阿里在到店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改变与惊喜。
毕竟,随着阿里的乱入,到店市场的“活力”正在被重新激发。
比如沉寂许久的抖音。当外界的目光被阿里与美团吸引时,抖音在不久前的“破峰日”密集冲单,显然冲击着与美团形成的到店相持格局。强势依旧的它,也持续削弱着美团的到店利润。
又比如小红书,曾经在 2023 年年初尝试开拓到店业务的它,虽然因为商业化的老毛病后继乏力,但在今年 9 月 15 日又正式上线了“小红卡”。定位“精选吃喝玩乐一卡通”的它,已经登陆上海、杭州、广州三座城市。
此外,包括快手、视频号、拼多多在内的诸多玩家,虽然尚未在到店领域掀起太大风浪,但也在按照各自的方式探索前行,尝试寻找新的增量。而它们的存在本身,既推动了整个到店市场的充分竞争,也为这个复杂战场带来更多变量。
至于身处其中的美团,同时迎战抖音与阿里两大强敌的它,没有退路。
正如文远所说,“美团必须赢得这场战争。抖音和阿里则不然,以它们目前的财力与实力,输了又能怎样?它们完全可以跟美团耗下去。”
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04
结语
到店之战——从美团、大众点评抢占龙头,到抖音高速崛起,再到阿里、小红书等“新老对手”风云再起——总能在人们认为战局已定的时候,给足业界和市场惊喜。
为什么,各家厂商总是前赴后继地加入到店的竞逐?
一方面,相比外卖业务,到店毛利明显更高,竞争却还并不充分。
梅军对雷峰网表示,哪怕在本地生活战况颇为焦灼的 2024 年,美团团购业务的利润空间仍然可以超过很多互联网公司;
另一方面,到店是链接了线上流量和线下场景的重要通道。
多年前,互联网就已经预测到流量见顶的未来。流量要出逃,业界找到的最后一方“净土”,就是还未被完全开发、仍有增量的线下市场。多年之后,饱受瞩目的 O2O 溃退之后,幸存者寥寥。
而模式更简单的到店业务,却坚持到了最后。
相比外卖等不少业务“赔本赚吆喝”,到店业务反而是在今天,仍然能给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业务
——有这样的业务,公司怎能不爱?
回到2025 年本地生活大战的背景下,到店的竞争绝不会轻易终结;而除了到店,生鲜、仓配等业务,也是作为线上和线下世界的“接合部”,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注:文中渊亭、李和、梅军、屹川、景瀚、文远、凯林、易安、万山、哲休均为化名。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