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东西问|许建英、恽文捷: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疆稳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837
主题
155854
回复
18232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109
中国企业首次向全球共享高分辨率气象数据
0/109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短评:科技将如何重塑全球文明对话?
0/113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刘超英:科技如何让博物馆之城“活”和“火”?
0/119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吴丹娜:数字技术与“Z世代”助推俄中文化交流
0/110
中外学者:西藏六十年巨变彰显中国智慧
0/122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和田!
0/105
新疆交通巨变谱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0/110
甲骨文将监管美TikTok用户数据的安全?中方回应
0/156
美国移民新政透支人才未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东西问|许建英、恽文捷: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疆稳步发展?
时间:2025-9-24 10:51
0
10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疆稳步发展?
作者 许建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恽文捷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贡献给世界的有关现代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它根据中国国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自力更生和改革开放激发自身潜力,不但以和平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方式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全民共同富裕,而且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的实践大放光彩,以独特的制度优势,稳步推动了新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自治区成立奠定各民族团结政治基础
1949年和平解放前,天山南北多数土地、牧场被少数地主和牧主霸占。南疆一些偏远农村残存着农奴制度,北疆牧区则残留着封建氏族制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各族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社会地位不平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从根本上保障各民族权利,新疆开始探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民主改革,改造旧政权,废除封建王公、千百户长和保甲制度,并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等。在充分动员和准备的基础上,新疆有序建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3年,按照“慎重稳进,积极筹备,由小到大”的工作方针,新疆逐步分期建立各族各级自治区。1955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批准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销新疆省建制。同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的建立,奠定了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政治基础。
2025年9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大巴扎步行街,游客在花堆前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新疆稳步前进提供物质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使新疆各族人民解放了生产力,还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疆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
1949年的新疆生产力十分落后,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基本停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新疆旧貌换新颜,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55年,新疆生产总值12亿元(人民币,下同);1978年达39亿元;2024年达20534.08亿元。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5年的241元提高到2024年的78660元。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疆第二、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1955年新疆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4:26.1:19.5,是典型的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2024年这一比值为12.5:39.6:47.9。工业和服务业已然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以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疆和平解放前没有铁路,也几乎没有现代公路。2024年新疆公路总里程达2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地州市和九成以上县市区迈入高速公路时代,新疆铁路营运总里程达9202公里,其中高铁里程718公里。2025年新疆民用机场总数达28个,数量居全国之首。
常住人口大幅增长。1955年全区人口为511.78万人。截至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达262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83.1万人,城镇化率约为60.36%。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8.32万人。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479亿元用于改善新疆中小学办学条件,现在,新疆每106名幼儿就拥有1所幼儿园,每817名小学生就拥有1所小学。2024年,新疆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74%。新疆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效满足了各族民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新期待。
在医疗方面,新疆全面推进医疗惠民,实现县和县以上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100%。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4年底,新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66.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近年来,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以旅游业为例,2024年新疆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实现旅游收入3595.42亿元。
2025年9月10日,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景区,游客与表演者共舞。中新社记者 王紫儒 摄
对口援疆政策使新疆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新疆稳步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力支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就开始大力支持新疆经济建设。2010年后,中央多次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制定政策和措施,加大援疆力度。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带来大量资金、人才、项目和新观念,使新疆发展呈现新局面。
对口援疆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要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自1997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14个省市向新疆选派大量优秀人才,在干部支援和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中央确定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开启新一轮全方位对口援疆。2014年5月,中央决定对克拉玛依市和兵团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开展干部人才支援,受援地进一步扩大到13个地州市、86个县市区和14个师。2023至2024年,19个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资金近400亿元(含兵团),坚持把80%以上援疆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县及县以下基层中。
对口援疆政策带动产业向新疆转移、增加就业岗位,改变了当地民众旧的发展观念,激发了新疆社会增收致富、就业创业的内生动力。
2024年8月27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来自吉林的援疆医生为村民义诊。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新疆发展带来新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有6个经济走廊,其中一些经过新疆,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连通“一带”和“一路”,凸显出新疆重要的地缘经济地位。
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为主要抓手,新疆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所谓“一港”,就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已营运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两区”指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喀什经济开发区。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实施范围为179.66平方公里,涵盖乌鲁木齐、喀什和霍尔果斯3个片区。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使新疆进一步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中国向西开放、创新发展、创建亚欧黄金通道。
中欧(中亚)班列从霍尔果斯站准轨场驶出。杨利业 摄
“五大中心”是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建设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新疆多家医院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医院合作联盟,与周边国家建立了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口岸经济带依托19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大力发展进出口商品加工产业、边境(跨境)旅游、边民互市贸易、电子商务等外向型经济,为新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建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筑起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使新疆经济社会稳步前进,硕果累累。(完)
作者简介:
许建英。作者供图
许建英,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史当代边疆史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新疆天池英才特聘学者。主要研究中国边疆治理史、新疆近现代史、新疆反恐反分裂问题等。出版著作、译著19种,代表作有《中国西藏的治理》《近代英国和中国新疆(1840-1911)》《民国时期英国与中国新疆(1912-1949)》等。
恽文捷。作者供图
恽文捷,历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教授、留学博士生导师;喀什大学特聘天池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代表作有《红龙——中国:清末北美革命史料研究》《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合编》《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等;翻译《花甲忆记》和《中国长城》等西方汉学著作。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