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正学院 2025语言与历史月 盛大展开

时间:2025-9-22 16:37 0 14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正学院 2025语言与历史月 盛大展开 语言织锦融古今文化薪传耀菲华

菲律宾中正学院讯:本校于2025年8月,以炽热的民族情怀与文化使命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语言与历史月”盛典。从幼稚园到大学部,全校师生齐心参与,共同参与这场富涵历史意义的文化盛宴。

今年主题“精进菲律宾语与本土语言:国家团结的历史征程(Paglinang sa Filipino at Katutubong Wika: Makasaysayan sa Pagkakaisa ng Bansa)”,透过丰富多元的活动设计,不仅展现学校对菲律滨文化根脉的坚守,更彰显培育具国际视野人才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中,既深化对民族语言的认同,亦锻造出跨越国界的全球公民素养。

这场庆典犹如一幅瑰丽的文化织锦,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巧妙交融,完美诠释了中正学院立足本土、放眼国际的办学精神。

【国际文凭课程部:语言搭建文化桥梁】

8月29日, IB 国际文凭课程部于本校思源体育馆举行菲律滨语言月庆典活动,主题为“菲律宾语:共创团结未来”,汇集了来自小学项目(PYP)、初中项目(MYP)和大学预科项目(DP)的师生与家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语言在促进文化认同与社会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部以农业与移民社群为题,诠释语言作为社会纽带的重要意义;
中学部通过关注女性、原住民、劳动者,展现语言赋权弱势社群的力量;
大学预科部学生则以青年与运动员为主题,凸显语言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叶启明校长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菲中双文化背景的独特价值。他指出:“在菲中建交5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语言不是隔阂,而是沟通的桥梁;文化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创新的源泉。”他引用菲律滨民族英雄黎刹的名言,鼓励学生‘既要不忘来处,更要拥抱双重文化根源’,成为菲中交流的文化使者。”

叶校长进一步阐述了本校的育人理念:“我们致力培养既扎根菲律宾文化,又具备全球视野的未来领袖。这些学生不仅要有菲律滨心,更要具备礼义廉耻的精神,成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优秀代表。”

庆典还举办了系列竞赛活动,包括绘画比赛、拼字大赛、海报设计、论文写作等,充分展现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颁奖环节不仅表彰了优秀学子,更成为凝聚师生、家校情感的重要纽带。

业内教育专家表示,此类活动不仅有助于保存菲律宾语言文化遗产,更为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创新范式。

【幼小部:纯真歌舞展文化传承】

9月2日,幼儿园与小学部以文化汇演揭开“语言与历史月”序幕。最年幼仅三岁的幼童以纯真嗓音演绎菲律滨经典民谣,展现了对本土语言文化的初步认同。

一年级献唱爱国歌曲〈我是菲律滨人〉(Ako'y Pinoy),清澈歌声传递民族自豪;二年级以〈菲律滨之歌〉(Kanta Pilipinas)的律动歌舞与〈我家英雄〉(My Hero at Home)的温馨致敬,展现语言与情感的深刻连结;三年级则压轴演出传统苏布利(Subli)舞蹈,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

全体师生皆身著各族群传统服饰,从吕宋的伊富高 (Ifugao) 编织到棉兰佬岛( Mindanao)的马拉瑙 (Maranaw) 银饰,营造沉浸式文化氛围。

小学英文部蔡美玉主任表示:“这些表演不仅是艺术展现,更是文化根脉的传承 —— 孩子们在歌谣舞蹈中认识到,母语是民族灵魂的载体。”

【中学部:创意竞赛结合永续与历史】

中学部则以系列创新竞赛响应庆典,学生使用回收材料创作民族主题布告板,展现对环保与文化传承的双重关注。参赛作品精细呈现伊戈罗特、马诺博 (Igorot, Manobo at iba pa) 等16个原住民族群文化特征,废弃纸板与塑料经巧手蜕变成艺术载体。

9月 2日的颁奖典礼上,获奖作品不仅展现美学创意,更体现学生对永续发展的思考。学生演绎传统竹竿舞(Tinikling)与火舞(Pandanggo sa Ilaw),以充满张力的表演,象征民族的坚韧与青年的力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英文部总主任 Jennifer Pablo 指出:“这些活动让学生理解 ——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仅是口号,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创造性的传承。”

本次语言月活动获得菲律滨语言委员会高度评价,认为成功示范了如何透过教育创新保存文化多样性,同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生代。

【高中部:科技赋能 文化传承】

高中部透过科技与传统的创新融合,为语言月庆典注入全新活力。学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参与“AI与我:语言开发计划(AI at Ako: Paglinang sa Wika Ko)”,开发可自动生成菲律滨语诗歌的程式;“原创音乐比赛(LikhAwit:Orihinal na Komposisyon ng Awit)”则创造多首融合民族乐器与现代编曲的母语歌曲,展现年轻世代对传统语言的创造性演绎。

现场亦举行菲律滨传统游戏竞技(Palarong Pinoy)”,学生在Patintero、Siklo等传统竞技中重温先民智慧;民族服装秀(Kasuotang Pilipino)呈现从North Iloco伊罗戈斯的Abaca织物到Tawi-Tawi塔威塔威的Bansamala刺绣等各地工艺瑰宝;原住民舞蹈展演Katutubong Sayaw, 则以现代编舞手法重新诠释卡林加战舞与马拉瑙王室舞蹈。

压轴的“猜词竞技(Mama Mo Fish!)”将传统字谜游戏与扩增实境(AR)技术结合,参赛者需透过穿戴设备辨识投影在空中的母语词汇。这项创新活动不仅考验语言能力,更展现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无限可能。

8月 29日的闭幕式以充满活力的文化嘉年华形式呈现,师生在雷鸣般的“菲律滨万岁!(Mabuhay)”欢呼声中,将绣有民族图腾的巨型旗帜覆盖整个大礼堂看台,形成一片沸腾的红白蓝三色海洋。

高中部主任 Armi Mogro 强调:“守护传统不必排斥科技——人工智能也能成为复兴母语的利器,现代艺术形式也能让古老文化焕发新生。”

【大学部:跨文化国际人才培育】
8月 28日,全校师生身著菲律滨各地传统服饰,以缤纷多彩的文化盛宴展现民族认同与国际视野的深度融合。

活动亮点包括“民族君王与王后”(Lakan at Lakambini)选拔赛、爱国歌舞竞技(Paligsahan ng Makapilipinong Sayaw),以及“菲律滨猜谜”(Pinoy Henyo)、“砸蛋游戏”(Basagan Itlog)等传统游戏。现场欢笑不断,各大学生社团更设置筹款摊位,营造出嘉年华般的热烈氛围。

叶启明校长在致辞中,特别强调双文化背景对大学部学子的深远意义:“你们是文化桥梁。在当今世界,桥梁角色至关重要”。他指出,精通菲律滨语是理解本地社会与市场的根基,而华语文化能力则是开启全球机遇的钥匙,尤其在东盟与中国市场更具有战略价值。

叶校长将语言学习提升至核心位置,强调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加强菲律滨语能力,因为这是你的根;提升华语能力,因为这是你的翅膀。凭借这两者,你们将成为联通菲中企业的桥梁”。他勉励学生将庆典视为“培养最强大工具的训练场”,而非仅是年度传统。

蔡峥勇副校长也表示:“这种既扎根本土又拥抱国际的教育模式,正是菲律滨未来所需的人才培养方向。”

【结语】
纵观整个“语言与历史月”庆典期间,学生对菲语言及丰富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与鉴赏力显著提升,校园中洋溢著浓厚的文化自觉。年度“语言与历史月”始终是中正学院最受期待的重要活动,通过持续深化文化教育,巩固学校培养具有文化意识与团结爱国精神菲律宾公民的使命。

Buwan ng Wika 202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