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母亲的隐喻:《生万物》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195
主题
155212
回复
18165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31
日照港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0/33
东西问丨张秀明:华侨如何投身支援抗战?
0/24
9月3日,为何对世界如此重要?
0/33
如果你们能看见今天的中国……
0/31
(抗战胜利80周年)中外专家谈正确二战史观:守护历史记忆,开创和平未来
0/28
习言道|登上天安门城楼,习近平这个动作令人动容
0/23
习言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0/27
习言道|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
0/28
习言道|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母亲的隐喻:《生万物》
时间:2025-9-3 09:31
0
3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如果把一部剧的成功比作一次分娩,《生万物》这部电视剧无疑是一场艰难却又充满奇迹的直播。然而,如果时间倒退回它开播之前,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位行业大佬能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这剧一定会火。
内容产品的爆款,本质上都带着一种“意外”的属性,难以预测是基本特征。它不完全依赖于精确的计算、豪华的班底,或是完美的宣发,它更像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一个无法预知的天时地利人和。
《生万物》便是如此。
它没有绚丽的服化道,但有杨幂这样流量大花的转型加持,不过方言的使用也让它在初期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不管怎样,它最终还是火了。
既然火了,那我就可以事后诸葛亮一下!
在我看来,《生万物》的爆火,绝不仅仅是IP、班底和流量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母题在起作用。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喻:
《生万物》不是一部关于土地的剧,而是一部关于母亲的剧
;它描绘的不是一场土地变迁史,而是一场巨型子宫的分娩史。
理解了这个隐喻,才能真正看懂,为什么这部剧会如此触动人心。
一、土地:一个巨大的子宫
《生万物》的原著《缱绻与决绝》,是一部关于鲁南农村土地变迁的长篇史诗。但导演刘家成和编剧王贺,并没有把它拍成一部枯燥的农经教科书。他们用镜头、用光影、用泥土的质感,把那片鲁南大地,拍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既能孕育又十分残酷的巨大子宫。
杨幂饰演的宁绣绣,出嫁当日被土匪绑票,父亲宁学祥为了家族颜面,竟然弃赎,用亲妹妹顶替婚约。这个情节,在父权制的逻辑里,是“断亲”;但在母亲的隐喻里,这更像是“剖腹产手术”。宁学祥用他的自私和权势,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强行把绣绣从那个她赖以生存的“家庭子宫”中取出,扔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当绣绣第一次跪在那片麦浪里,她争取的,并不是一块土地的产权,而是“回到母体”的权利。她像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婴儿,哭喊着,挣扎着,试图寻找一个可以重新依附的母体。而那片金黄的麦田,那片充满泥土气息的鲁南大地,就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唯一可以依赖的母亲的子宫。
二、女性觉醒:母体的自我修复
《生万物》最打动人的,是宁绣绣从“地主千金”到“农妇领袖”的蜕变。
这个过程,如果用传统的叙事来看,是“独立女性的成长”。但如果用“母亲的隐喻”来解读,这更像是一个被撕裂的子宫,如何进行自我修复和重建。
绣绣的每一次抡锄、每一次播种、每一次收获,都是在给那片被封建父权、宗族斗争、土匪掠夺而撕裂的子宫缝合伤口。她不仅仅是在耕耘土地,她是在用自己的血肉和汗水,去修复那个孕育了她的母体。
剧中,杨幂素颜、增重、说方言,甚至一件粗布衫洗到褪色7次,欧豪一条裤子缝补40处,这些细节的真实感,正是“胎盘组织”的具象化。它不是为了刻意卖惨,而是要告诉你,这是一场真实的分娩。那些夯土墙上的裂缝、老农具上的包浆、非遗嫁衣上的繁复针脚,都是胎盘的纹理。一旦被现代剧的滤镜取代,这场“分娩”就会流产,母体的生命力就会消失。
女性的觉醒,在《生万物》里,不是对父权的简单反抗,而是对“母亲”身份的回归。当绣绣不再是那个被父亲抛弃的女儿,而是那片土地真正的“母亲”时,她才真正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和灵魂的救赎。
三、方言:子宫里的羊水
《生万物》全剧70%的对白都使用了地道的鲁南方言。这种选择,在影视制作中无疑是冒险的。它会增加演员的表演难度,也会让部分观众感到理解困难。但正是这种冒险,让这部剧变得独一无二。
方言,在这部剧中,扮演了“子宫里的羊水”的角色。
鲁南方言的腔调、词汇、节奏,都是那片土地独特的味道。它没有经历过普通话的“消毒”,充满了乡土的原始气息。当观众听到“俺知不道”这句出圈的台词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欧豪憨厚的表演,更像是在那个巨大的子宫里打了个嗝。
方言不仅是语言,更是文化的载体。
它承载着那片土地的记忆、情感和生命。它让剧中的人物变得真实、鲜活,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它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空,亲身感受着那片土地的呼吸和心跳。
在流量当道的今天,当大多数剧集都追求普通话的“标准化”时,《生万物》却勇敢地回归了方言的“原始态”。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坚持,更是一种对“母体”文化的尊重和守护。
四、子宫最终生下了自己
《生万物》的故事,跨越了20年的时间,从军阀混战到新中国成立前夜。它讲述了三大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那片土地的重生。
故事的结尾,宁绣绣站在分田到户的地头,她不再是那个被父亲抛弃的女儿,也不是那个被家族束缚的地主千金,她只是一位母亲,一位属于那片土地的母亲。她看着那片被丈量、被分配的土地,脸上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充满希望的平静。
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被取出的婴孩”,而是那个“缝合伤口的针线”。她用自己的血肉和汗水,完成了对母体的修复。而当土地最终回到人民手中时,那片巨大的子宫,也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它不再是单纯的孕育者,它最终,把“母亲”这个全新的身份,生了出来。
这便是《生万物》最深邃的文化内涵。
它通过一个女性个体的成长史,隐喻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生史。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权势和金钱,而是来自对那片土地最原始、最深沉的爱和守护。
所以在我看来,《生万物》不是一部年代剧,它是一场巨大型分娩直播——观众在弹幕里集体见证:一个被撕裂的子宫,如何把自己生出来。
——完——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