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锣鼓响,好戏送到家门口(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2701
主题
73153
回复
9325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69
外媒: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果丰硕 勾勒出未来10年发展蓝图
0/56
大医精诚写仁心(暖闻热评)
0/58
活力中国调研行|成都:社区嵌入式养老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
0/515
豪赌输掉6个亿!钱从哪来?菲参院调查两公造部官员
0/524
谁是小马科斯的下一个替罪羊?
0/77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经济聚焦)
0/72
9.43亿人次!铁路暑运发送旅客创新高(大数据观察)
0/63
在沙海扎根 为家乡添绿(我的家乡我建设)
0/65
雄安这个园区,如何实现零碳?(美丽中国·关注零碳园区)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锣鼓响,好戏送到家门口(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时间:2025-9-2 15:20
0
6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图①:艺术团在杭州拱墅区的一个居民区演出。
图②:艺术团在舟山新城茶山浦水街演出。
图③:艺术团演员在“梦启钱江”主题晚会上演出。
以上图片均为“钱江浪花”艺术团提供
核心阅读
从村里几年也没一次专业演出,到在家门口就能看丰富多彩的节目,20年来,浙江“钱江浪花”艺术团坚持送戏下乡,不断创新展演形式、充实演出队伍,用艺术浸润乡土,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让我们在“浪花”奔涌中聆听文化与乡村双向奔赴的回声。
“千年不听锣鼓响,万年才见戏开场。”谈起20余年前的浙江农村,今年72岁、曾任“钱江浪花”艺术团(以下简称“艺术团”)总经理的陆湘汉,脱口而出一句顺口溜。“那时,从文化设施到人才,农村都很缺乏,专业团体演出几年也没一回。”陆湘汉说。
2005年6月,浙江召开全省宣传文化系统调研座谈会。当年,艺术团正式成立。田间、校园、海岛……20年来,艺术团走过了浙江省11个地市、90个县(市、区)、1000多个乡镇(街道),演出超5000场,惠及观众超1000万人次。
老百姓的喜爱,是“浪花”的不竭动力
浙江舟山东极岛,东极文化广场人声鼎沸。循着声音,一场热闹的文化惠民巡演已然启幕——
台上,“美猴王”舞动金箍棒,时不时来上一个后空翻;台下,老人三两围坐,孩子跟着音乐打起节拍,欢笑声回荡在海岛上。
除了武戏《美猴王》,快板《奋进新时代》、独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杂技《顶花坛》等接连上演。“精彩演出从电视机里‘跳’出来,来到自家门口!”居民杨女士看完表演,竖起大拇指。
送戏下乡,难题之一是交通不便,搭台费时费力。
时间回到2005年。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的晒谷场上,村民围着一台略显简陋的舞台车仔细观看——这是艺术团试运行的首场演出现场。艺术团联合舞台设计专家,装配了一辆集声、光、电、机于一体的多功能舞台表演车。“平时像个集装箱,打开就是大舞台,当地村民叫它‘变形金刚’。”陆湘汉难忘大伙儿第一次看到“文化直通车”时的神情。
另一个难题在人。作为综合性演出团体,艺术团由浙江演艺集团控股,集舞蹈、声乐、小品、相声、魔术等多种表演形式,全体演职人员不过几十人。
如何让“浪花”一朵接一朵,演出人员更充足?“全省甚至省外的文艺院团都愿意到表演车上亮相,其中不乏名角大家。”陆湘汉说,每场演出,政府都会给艺术团一笔补贴,以便向全国院团“采购”节目,选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
27岁的演员胡绍军,是团里的新“浪花”。“在基层采风,在基层演出,请百姓‘审稿’。”胡绍军对艺术团的演出准则印象深刻,“老百姓的喜爱,就是我们‘浪花’的不竭动力。”
注重互动交流,增强观众的文化体验
2005年7月,大学毕业的周洁在就业去向表上写下了“‘钱江浪花’艺术团”,从此与艺术团结缘。20年来,她见证了“文化直通车”的点滴变迁。
那是一张20年前的老照片——2005年11月,在浙江丽水山区,演员们肩扛手提设备徒步进村。入团不久的周洁随着艺术团的大巴,颠簸了10个小时,才抵达丽水龙泉的小梅镇。
这是如今的新场景——丽水松阳县育英实验小学的多功能厅里,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青年宣讲员讲述红色故事。这些青年宣讲员来自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他们还为孩子们送来了各类图书。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团给听障学生送上特殊的演出;在丽水龙泉的革命老区,艺术团围绕红色文化开展演出,邀请观众上台表演;在丽水庆元,艺术团在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前搭起“家门口的剧场”,还进行现场直播,方便观众线上观看……
“最早,我们用流动大篷车到基层送演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演出场所、演出人员也更加多元,节目也会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如今已成为艺术团常务副总经理的周洁说,虽然形式在变化,但送戏下乡的初心从未改变。
艺术团还拥有自己的主创团队。反恐主题情景剧《临安府危机》、科普情景剧《加油!科学+》、历史轻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体现画家吴昌硕一生的音乐剧《大哉·吴昌硕》……艺术团创编的多个原创剧目,富有文化味、充满生活感,赢得观众的喜爱。
“我们一直在探索演出形式的创新,同时注重互动交流,希望让更多观众参与进来,增强他们的文化体验和获得感。”周洁说。
演出中结情谊,演员与观众一同成长
“乡里这些年因文化而焕发出的生机,绕不开19年前那场用肩膀‘扛来’的演出。”说起艺术团的故事,曾任丽水市遂昌县龙洋乡文化员的廖恒民,回忆起了2006年的初冬。
原本要来演出的艺术团,在走到距离村子仅1公里时,因山体滑坡被挡住了路。
“村民们一听演出要取消,都着急了。”廖恒民还记得,全村60多人,拿上绳子、扛起扁担,赶到了大篷车所在的地方。大家二话不说,扛起道具、挑着设备,奔向村里。
当天晚上,演出照常举行。男女老少等在寒风里,为艺术团备好了热茶、面条、黄米粿。演出结束后,村民们又把演出设备和道具搬回大篷车。
村里的文化热情就此被点燃。一年后,包括龙洋乡在内的6个乡镇联合开展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多届。每到春节,文化礼堂内,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总会如期而至。
艺术团演员林晓时常回想起2013年初,自己刚入职时的那场大雪——艺术团冒着厚厚的积雪,来到金华东阳市横店镇南上湖村,村民们满怀期待,早已在寒风中等候多时。
“以前大家眼里满是好奇,后来是期待,如今是共鸣。”已经成长为艺术团曲艺团团长的林晓说,演员在成长,观众也在成长。
演艺名家在演出中还和一些观众结缘。一次,浙江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马琳跟着艺术团到嘉兴嘉善县姚庄镇演出,当地的一对农民夫妻想请马琳指点喜欢拉二胡的女儿。一曲听罢,马琳当即表示愿意收徒,紧接着补了一句:我不收钱,收钱就不是“送文化”了。
2007年10月,演员贾冰带着自编自演的大型轻喜剧《小村故事》登上“文化直通车”的舞台,连续演出了20多场。这里同样是陈丽君、李云霄等青年越剧演员“练功”的起点,多次下乡演出,他们为父老乡亲带去了《珍珠塔·失塔》《孔雀东南飞·惜别离》等经典作品……
“‘钱江浪花’承载的不仅是一台戏,更是千万人共享的精神家园。这支文化轻骑兵,要奔赴山海,把文化的‘浪花’带到之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艺术团团长陆丹说。(记者 窦皓)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2日11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华人世界
时事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