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雍正王朝:看似老糊涂的太后乌雅氏,才是剧中隐藏最深的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5146
主题
155163
回复
18160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0
东西问丨黄振南:国新社如何架桥传递中国抗战声音?
0/39
百年宏图终成现实 中国世界级港口群铸就发展引擎
0/46
抗战版“中华民族全家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0/39
(抗战胜利80周年)专访白求恩堂侄孙:白求恩是加拿大和中国之间的真正桥梁
0/36
(上合天津峰会)王毅介绍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八大成果
0/33
(上合天津峰会)上合“天津时刻”,习近平提及这三句古语
0/44
【众行致远】习言道|一图看懂四大全球倡议
0/36
(上合天津峰会)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0/50
雍正王朝:敢“问候”田文镜妈妈的马国成,才是全剧隐藏最深的人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雍正王朝:看似老糊涂的太后乌雅氏,才是剧中隐藏最深的权术高手
时间:2025-9-2 09:39
0
4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雍正王朝》中,可谓是高手如云,不管是帝王,还是臣子,亦或者民间的一个小女子,都有着超凡的智慧。
可以说,能在这部剧中生存下来,没有点本事,没有点心机,不耍点权谋,根本就活不到第二集。而且,这个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男性,对于剧中出场的众多女子,也同样适用。
今天我们要谈的便是剧中地位最高,出场岁数最大,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女子,她就是康熙朝的德妃,雍正朝的皇太后乌雅氏。貌似她每次出场都是糊里糊涂的,最后还害了自己,害了儿子。但是,在刷了好几遍电视剧之后,我才赫然发现,她才是全剧中隐藏最深的高手。
看似老糊涂的太后乌雅氏,才是剧中隐藏最深的权术高手!
一、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毕竟是以雍正皇帝为主角,演绎了他策划夺取皇位,坐稳皇位,并推行改革的事迹。
所以,在康熙朝的君臣斗争,相对就少了些,自然也就不会涉及或者少涉及后宫之争了。
虽说剧中没有具体阐述康熙朝后宫的争斗,但不妨碍我们通过剧中的只言片语。或者是某个动作,某个眼神,亦或者某个场景来推断,康熙帝的后宫争斗,其实也非常精彩。
《甄嬛传》大家都看过吧,那里面的皇太后乌雅氏,跟这个乌雅氏可是同一个人哦。这可是前朝的宫斗冠军,后朝的王者甄嬛,在她面前也就是个小学生。她不仅在康熙后宫中,斗败了众多竞争对手,顺利上位。还在雍正朝联合皇后,又是算计年妃,又是陷害甄嬛的,忙的不亦乐乎。
对!
在《雍正王朝》中,太后乌雅氏,同样在康熙朝的后宫脱颖而出,又在雍正帝算计年妃。
乌雅氏在康熙朝被封皇贵妃,这可是康熙晚期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册封了,虽然康熙帝曾经册封过三任皇后,两个贵妃。但是,到了剧中这个时间,这几位都已经不在世了。也就是说,德妃被册封皇贵妃,已经是后宫里地位最高的一个。
当然,历史上康熙帝到了后期再没有册封过皇后和贵妃,其后宫地位最高的乃四大妃。分别是老大胤禔的生母惠妃、老九胤禟的生母宜妃、老四胤禛的生母德妃和老三胤祉的生母荣妃。
二、
这四大妃不仅都活到了雍正帝即位,而且个个都育有皇子,并且这些皇子还都具备夺嫡的实力。
所以,明面上,这些皇子们为了皇位争的你死我活。暗面上,他们的生母在后宫也是没闲着,为了儿子,一个个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当然,九子夺嫡嘛,自然不会只有四大妃的儿子参与,只不过其他具备夺嫡实力的皇子们,生母却不够争气,都没有活过康熙帝。比如太子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老八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老十胤誐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以及老十三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在剧中,康熙帝的四大妃,除了荣妃以外,其余三位都有露面,或者在人物对话中有所体现。
至于荣妃为什么没有出现,我(杨角风)觉得,还是原著作者二月河的问题。毕竟在前一部《康熙王朝》中,荣妃(剧中叫容妃)先是因为私自会见蓝齐格格,被剥夺了皇贵妃身份。后又因为一废太子胤礽的时候,她搬出老祖宗遗旨,力保太子。结果被康熙帝所不容,再加上慧妃在一旁煽风点火,于是荣妃被判定假传孝庄懿旨,贬成了常在。
再后来,又因放走了红玉,终于让一向宠爱她的康熙帝受不了了,颁布其三大罪状,贬出了后宫,去刷了马桶:
“一、抗旨干政,二、私纵红玉,三、亵渎圣上,着剥夺所有尊容衔位,逐出后宫,交宗人府为奴,钦此。”
三、
如此一来,德妃的竞争对手仅剩两位,一个是老大胤禔的生母惠妃,一个是老九胤禟的生母
宜妃。
要知道慧妃排在四大妃之首,也是实际掌管后宫的人,宜妃的地位也排在德妃之前,且十分受康熙帝宠爱。那么德妃何德何能,怎么就“压过”了这两位,成了皇贵妃呢?
德妃嘛,顾名思义,以德服人,她能成为康熙四大妃之一,实力绝不是盖的!
乌雅氏是以内务府宫女子身份入宫,地位低微,以至于后来即位的雍正帝都要给她打掩饰:
“本朝旧族,创世名家!”
或许正是因为地位低微,才养成了乌雅氏谨小慎微的做事习惯,再加上其肚子相当争气,一口气生了三儿三女。这种超凡的生育能力,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能干掉一大片。
说句题外话,有着八贤王美誉的老八胤禩,为什么没能夺得皇位啊?
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的八福晋不能生育,还是后来纳了个妾,才有了一根独苗皇子,能不能活到成年都得打个问号。而一个朝代能延续下去,最重要的便是子嗣问题,康熙帝尤其看重这一点,后来的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就是反例。
所以,康熙帝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真把皇位传给号称有德之人的老八胤禩。若是没有皇种延续的观念在里面,那康熙帝还不如传给大太监李德全呢,好歹他名字里也有个“德”字!
四、
所以,德妃,所依靠的“德”,便是她生育的这三儿三女了,这也是她的立身之本。
毕竟康熙帝的后宫如此“多娇”,能接连宠幸德妃,还能让她生下六个孩子,从某个层面上讲,也确实有过人之处。
在《雍正王朝》剧中,德妃乌雅氏第一次出场,是在儿子老十四胤禵闯了祸之后,带着他去向康熙帝请罪。
事实上,德妃乌雅氏平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谨遵妇道,很少去麻烦康熙帝。在她过寿的时候,老四胤禛带着老十四胤禵前去祝寿,就能看出一二来。
当时,她坐在帘子后面,承受兄弟俩的跪拜,等结束了后,马上下了一条命令:
“小胖子,把这劳什帘子给我拢起来,方才是怕有客,他们两个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没的装神弄鬼做什么?”
这也说明,她平时谨遵祖制,不越礼,不逾制。毕竟,对她这个岁数的女人来讲,一道帘子没什么作用,但却可以挡住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议论。
而且,这是在自己宫里,面对的还是自己的亲儿子,她都要走这么一道流程。末了,跟这两个儿子谈话,也是句句严守祖制,处处以军国大事为先。足可见其在后宫生存,有多么小心,又有多么明智了。
所以,在太子胤礽复立的关键时刻,老十四胤禵跟老十三胤祥在大殿前打架。为此还顶撞了康熙帝,并把老爷子气得要拔剑砍了这不孝子,一时急火攻心,病倒了。身在后宫的德妃乌雅氏,得知情况后,迅速做了一个决定。
五、
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若没有德妃的这一番精彩表现,老十四胤禵这里真的很难获得康熙帝的原谅。
要知道,当天惹康熙帝不高兴的,并非老十四胤禵一个人。还有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呢。而守在康熙帝身边,坐他旁边并不停抽泣的便是宜妃,老九胤禟的生母。在剧中称呼郭妃,是因为她是郭络罗氏,故称郭妃,也是当时最受宠的一个。
当然,宜妃前来伺候康熙帝,又是捶背,又是端茶倒水的,也有求情的成分在里面。
毕竟这种事,她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还记得老四胤禛去扬州筹款赈灾的时候,李德全在皇宫追的那条小狗不?
对,就是宜妃(郭妃)的狗!
李德全可是不离皇上左右的,他能跑出来追狗,还说了一句:
“这可是郭妃主子的宝贝,一眼没瞧好就跑院子里来了!”
这恰恰说明,当时的康熙帝正跟宜妃在一起呢,可是,那是白天,康熙帝还要接见大不列颠使臣,还要召见尚书房大臣们。所以,这个时间点,不可能是康熙帝找宜妃,只能是宜妃来找康熙帝。
而且随后康熙帝跟太子和尚书房大臣们讨论老四胤禛的事,那就说明,宜妃并不是过来求情,而是告状的。显然,人家德妃就没这种担心,反而让康熙帝更加放心。
但是,这一次跟以往不同,因为康熙帝病倒了,性质就变了。
六、
在场的这么多皇子,真正下跪请罪的,只有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其中老十四还被捆了起来。
而且,德妃一上来就主动把罪过往自己头上揽,说自己没有教育好这两个孩子。老十四胤禵也按照早就对好的台词,直接下跪磕头,要以死谢罪。
同样是儿子犯错,宜妃只会矫情,靠捶背送茶,向康熙帝撒娇博同情。而人家德妃,则摆出一副错了的态度,一个劲认错,认罚。关键是,其他犯错的皇子,没事人一样站在外屋。人家德妃的两个儿子,却一直跪在门外,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德妃也确实聪明,先是认错认罚,然后便开始一个劲的哭……
这一招太狠了,康熙帝能说啥,总不能真把这母子俩,外加一个老四胤禛处死吧?
所以,康熙帝闭上眼睛,思考了一番后,下达了两条圣旨,算是给前来求情的德妃和宜妃一个交代:
一是对宜妃的交代,这次举荐新太子的事,除了佟国维外,其余人等一概不再追究。这就等于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的罪过,都一笔勾销了。
二是对德妃的交代,鉴于她生了这么两个好儿子,决定封她为皇贵妃!
当然,康熙帝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在里面。这方面的解读,咱们以前已经详细讲过,主要还是因为康熙帝忌惮八爷党势力,从而做了一种平衡手段罢了。
但是,毕竟受封的是德妃,若她的所作所为没有得到皇上认可,就算儿子再优秀,也是白搭。
七、
所以,当这个册封命令下达之后,不仅老四胤禛惊讶万分,连伺候康熙帝的宜妃眼珠子都快转出来了,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就算德妃乌雅氏受封皇贵妃,人家也一点都没有恃宠而骄,依然老实本分的在后宫生存。看看她过寿的时候,收的那一屋子贺礼,就能看出,此人的人缘相当不错。
反观其他嫔妃就不行了,因为老大胤禔被永久圈禁,导致其生母惠妃的地位一落千丈。乃至于过寿的时候,连个前去祝贺的人都没有,哦,也不是一个没有,德妃乌雅氏是唯一一个。
关于这一点,她在过寿的时候,还特意跟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讲了:
“前不久,大阿哥的生母纳兰娘娘六十整寿,竟没有一个人过去叩寿,还是我过去陪她说了半天话!”
大家猜一下,康熙帝会不会看到呢?
所以,人家德妃,有错就改,有功不自傲,平易近人,一向以低姿态行事,且不落井下石。这才是她在康熙后宫,能持续受宠,又没有树那么多敌人的原因所在。
即使后来,人家都当上皇太后了,在康熙帝的灵柩前,依然排到宜妃的后面。老八胤禩也确实坏,在老十四胤禵大闹灵堂之际,故意冲宜妃讲:
“列位皇太妃,十四弟这种哭法,既伤了身体,又坏了礼法,太妃们都是长辈,求你们出面劝劝他!”
八、
这时候,宜妃才突然反应过来,急忙跪到后面去了:
“德姐姐,我不是有意的,今儿这事,你做主吧!”
是啊,论身份,人家德妃是老十四胤禵的生母,理应由她来管。论地位,人家是先帝立的皇贵妃,如今雍正帝的生母,大清的皇太后,比皇太妃地位要高的多。
可想而知,如果当时的宜妃头脑一热,真就接了老八胤禩的话茬,去劝老十四胤禵,后果不堪设想。
我(杨角风)严重怀疑,太后乌雅氏迟迟不接受雍正帝的册封,故意穿皇太妃的衣服,就有迷惑其他皇太妃的意思在里面。就是故意让那些皇太妃们犯忌讳,以便在日后,以此为由,痛下杀手。
毕竟,她可是前朝的宫斗冠军,祖制这一块一直严格遵守,怎么到雍正帝即位后,就老糊涂了呢?
事实上,宜妃日后被雍正帝整,就是太后乌雅氏给的理由:
“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
当然,太后乌雅氏迟迟不愿意接受册封,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她想拿捏雍正帝。之所以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之前举荐大将军王的事,让她一时接受不了现实。
是啊,当时的朝野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谁当上这个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上。不仅众臣这么认为,连老十四胤禵和德妃乌雅氏也这样认为:
“那天你对我说,要举荐你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问我放不放心,那时候我心里好喜欢。”
九、
所以,当老四胤禛提出自己要举荐十四弟当大将军时,乌雅氏很高兴,她想当然的认为,老四等同于把皇位让了出去。
当然,太后乌雅氏也不是死脑筋,一条道儿走到黑,等她发现事实无法逆转之后,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为此,她还多次劝老十四胤禵,让他不要这么针对雍正帝:
“不是额娘说你,你那个脾气得改改,对你四哥也要多让让,有些话我也好同他说。”
她之所以要这么劝老十四胤禵,主要还是为了跟雍正帝交锋,事实上,她后面跟雍正帝的几次交锋,都展现了其卓越的谈判技巧,实乃辩论高手一枚。
比如西北战事再起,雍正帝既没有选择老十四胤禵,也没有选择老十三胤祥,而是选择了年羹尧之后。太后乌雅氏就特意把雍正帝叫过来谈话,这轮谈论,可谓高手对决。
这次召见,太后乌雅氏特意选择快吃饭的时间,就是为了让雍正帝看到自己的饮食有多简单。这一点,雍正帝也确实看到了,怕自己误了孝道,特意训斥了一顿太监“小胖子”。
随后,又拿自己的病说事,说看到你们俩这么孝顺,她的病也就好了。
有了这个“孝顺”的帽子扣到了雍正帝头上,后面再谈判,那效果就好的多了。
可惜,太后乌雅氏刚跟雍正帝追忆了一遍往事,还没等提请求呢,雍正帝就打断了其话语。先是说太后累了,要休息了,随后更是放下狠话:
“太后,祖宗有家法,后宫不能干政!”
十、
事后,我们知道,太后乌雅氏要求雍正帝的事,无外乎给老十四胤禵指婚罢了,根本就不是国事。
可太后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说呢?
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先是给雍正帝扣上“孝顺”的帽子,随后貌似要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请求。但转过来,突然就降低了标准,提了一个简单点的请求。
这倒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女孩考试没考好,担心被父亲打骂。于是跟父亲说自己吸毒、滥交、还借高利贷等等,就在父亲即将崩溃之际,突然拿出了那张不及格的试卷。
太后乌雅氏就是这样想的,但凡雍正帝是个正常的皇帝,自然不会拒绝太后的请求。毕竟老十四胤禵要娶乔引娣的事,无伤大雅,皇上一句话的事。换别人,这么一个缓解兄弟和母子关系的好机会,自然大办特办,皇兄亲自操办弟弟的婚事。
可惜,他偏偏不按套路出牌,人家别的皇帝喊太后都是“皇额娘”,他直接来一句:
“孩儿请太后就不要再说了!”
太后乌雅氏在雍正帝面前吃瘪,并不是她的权谋不够深,而是遇到了这么个六亲不认,水火不侵的冷面王皇帝,实在没辙。
如果太后乌雅氏地下有知,得知老十四胤禵的爱人乔引娣,后来被雍正帝掳走了,并强行霸占以后,估计都得气的诈尸。
当然,太后乌雅氏也不会这么快认输,她还是通过自己的病,小赢了一局。
十一、
年羹尧被撤掉大将军职务之后,太后乌雅氏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于是派人去找雍正帝:
“皇上,太后的病又犯了,这会儿急着要见您呢!”
等到雍正帝到了太后乌雅氏身边后,她挣扎着要坐起来,并点名找年妃:
“你给我出去,出去……”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太后有病,妃嫔们自然都得前去伺候,更何况身为皇贵妃的年秋月。可是,年妃伺候了这么多次,都没有被赶走过。这一次,为什么却当着雍正帝的面,非要赶走本来没做过错事的她,让她难堪呢?
这就是太后乌雅氏的高明之处,先是通过此举表明对年羹尧的痛恨,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下面的谈判。
当然,谈判之前,她还将其他嫔妃支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她跟雍正帝。随后表明,不管你再高高在上,也是从她肠子里生出来的,是儿子,打虎还靠亲兄弟。随后又批评了当初雍正帝不愿意听自己多讲,非要重用年羹尧,现在为难了吧?
这样一来,负罪感,愧疚感全都给扣到了雍正帝头上,让他处于无理的地步,有话都难讲出口。
可咱们的皇上,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啊,太后乌雅氏都快死了,都哀求他:
“不要打断我,我要说……”
可惜,雍正帝还是打断了她,直接找老十四胤禵理论去了……
要知道太后乌雅氏之所以用自己的死,来跟雍正帝玩临终谈判,就是为了保全老十四胤禵。可惜,雍正帝不吃这一套,任由她在床上“皇上”、“皇上”的叫,压根就不再看一眼。甚至还拿老十四胤禵不守孝道来惩罚他,完全反着太后的意思来……
你以为太后乌雅氏就这样含恨西去了?
并没有,临终前她还特意留下一道懿旨,专门针对年秋月的:
“太后临终前讲了,不想再见你,你回避一下!”
灵堂之上,雍正帝自然也不好发话,事后,年秋月就是这样抑郁寡欢,重病而去,临终前还给了雍正帝致命一击:
“告诉邬先生,我,我先走了……”
你为了权力,为了皇位,老娘不要,兄弟不要,下属不要,老婆也不要,后来儿子都不要了,你注定是一个孤家寡人!
太后乌雅氏绝对是顶级高手,只可惜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且连名声都不要的雍正帝,呜呼哀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