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从进墨脱到留墨脱,我为何选择西部(中国道路中国梦·青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1691
主题
72143
回复
9215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5
赵秀珍总领事出席达沃榴莲节开幕式
0/37
看展览、学艺术,充实多彩过暑假(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0/44
加拿大男子荒野求生9天:靠喝池塘污水维生 在岩石上刻“救命”
0/29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0/29
龟兹小巷,变了新模样
0/35
“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铭记”(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0/30
“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走进江门
0/30
世运这一刻|绿动蓉城,在生态画卷中竞逐
0/28
从“两山”理念与实践看中国与世界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从进墨脱到留墨脱,我为何选择西部(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⑫)
时间:2025-8-13 15:38
0
3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这一年是我在教书,更是高原在教我,它让我读懂了比书本更厚重的情谊,接触到比课堂更辽阔的天地
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再到一名基层干部,我的身份在变,但有一个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不负韶华
2018年,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从山西来到西藏墨脱,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短暂的一年令人难忘。2022年硕士毕业,我面临许多机会,但思索良久,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到墨脱,成为甘登乡的一名基层公务员。相比上一次临行前的加油鼓劲,这一次父母并不理解。
去年,父母来到墨脱,看到我忙碌又充实的生活,遇见那些淳朴友善的乡亲,目睹日新月异的西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可每次通话,“留在家乡多好”的叹息,依然会不时响起。
直到今天,还是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那么偏僻的地方?你不是已经奉献过了吗?去一次还不够吗?我想,只因他们未曾在这里生活与感受,没有刻骨铭心的经历和热爱。
难忘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怀与感动。支教初期,孩子们都怯生生的,不敢和我交流。直到有一次周末,我走进宿舍查寝,没有了课堂纪律约束,他们像小麻雀般围了上来,把我当成“树洞”,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起来。有孩子告诉我,从县城回家只有一条路,而且无法通车,只能步行;有孩子说着说着哭了起来,想念去世的母亲……自那天起,每到假期我都会带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嬉戏欢笑间,友谊和羁绊悄然生长。
真心换来了真心。一次闲聊中,有学生说起家乡山上的野生板栗。因为好奇,我多问了几句。没想到的是,一天早晨,我房间的门被敲响,打开一看,门把手上竟然挂了一袋刚摘的板栗。这是孩子们特意上山采来送给我的。捧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意,我喉头哽咽。支教结束,大家相拥而泣,我知道,这一年是我在教书,更是高原在教我,它让我读懂了比书本更厚重的情谊,接触到比课堂更辽阔的天地。西藏让我成长、让我蜕变,我也要用自己的青春服务它、回馈它。
再次回到墨脱,发现已然山乡巨变,这里不再是“吃苦”的代名词,而成了发展的大舞台。一开始,得知自己被分配到甘登乡,有些惊喜,也有些忐忑。惊喜于支教时遇到的许多学生便来自这里,这何尝不是一种命运的重逢;忐忑则因为当年曾想过去家访,却因道路阻隔而不得不放弃,看来这次少不了得“艰苦奋斗”一番。
可前往工作地点报到后,我却大吃一惊。原来,昔日崇山之中的甘登乡已经整体搬迁,来到了交通条件更好的新安置点。随着这些年国家投入的持续增长,过去的悬崖村换了模样,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开车就能轻松抵达,只能靠双脚翻山越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高原触网、快递进乡、幢幢新居林立,站在这崭新的高原上,为西部发展添把力的豪情在胸腔激荡。
在基层工作,就是和鲜活的人、具体的事打交道,对我而言,其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要远远大于在城市高楼里面对电脑工作。帮群众收玉米、在蓄水池清淤泥、上门讲解政策,这些工作很细碎,却让人干得很安心、很自豪。村里的老年人拿到补贴时,满脸都是舒展的笑容;生活难题被解决了,村民拉着我直呼感谢;与曾经的学生重逢,他们高喊着“老师”跑过来……守在基层,服务乡里,看到个人的付出能让大家也感受到自己收到板栗时的心情,就是我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青春该是什么模样?或许很难说得清楚。不过,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老师,再到一名基层干部,我的身份在变,但有一个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不负韶华。这是我的初心和承诺,也是我的坚守和行动。
(作者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甘登乡基层干部 张子恒,本报记者徐驭尧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3日 第 05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