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让历史照亮未来 让和平薪火相传(大使随笔·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时间:2025-8-2 10:02 0 6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笼罩全球,人类文明遭遇空前浩劫。中英两国人民在亚洲和欧洲战场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两国人民在战火中并肩作战、相互支持,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中国军民在亚洲战场积极支援和救助英军。1942年,中国远征军付出巨大牺牲,在缅甸转战1500余公里,成功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二战期间,多达2万名中国海员在英国利物浦等地为英军运送燃料、补给,许多人默默无闻献出了生命。1942年10月,日军押载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船被美军潜艇误击沉没。浙江舟山渔民冒着日军枪林弹雨,奋不顾身营救出384名英军战俘。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复信“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时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2025年,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英国公映,现场英国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英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帮助与支持。抗战期间,英国民众自发成立各种援华团体,通过募捐、义卖、义演等方式筹集援华钱款和物资,积极支持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英国友人乔治·何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兴办学校、传播知识、救助难童,投身中国抗战事业。何克在弥留之际留下“把我的一切献给培黎学校”的誓言,体现了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人民铭记在心。
中英两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和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共同参与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肩负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责任。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1972年建交以来,中英关系虽历经风雨,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不断发展。2024年,中英人员往来超过120万人次。在英中国留学生目前已达20万人。2013年至2024年英国赴华长短期学习的学生总人数达5万人。2025年夏天,来自英国62所中学的近1200名中学生到中国学习交流。中英各界热切期待开展更多对话交流,传承友谊,加强合作,共同谱写中英关系新篇章。
在习近平主席同英国首相斯塔默的战略引领下,中英关系走上改善发展的正轨。双方应重拾战略伙伴初心,把握互利合作大势,坚持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回应两国各界期待;应认真落实中英战略对话、经济财金对话、能源对话等机制性对话成果,排除干扰和杂音,拓宽交往渠道,推进互利合作;应共同履行国际义务、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全球贸易体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方愿同英方一道,传承好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弘扬团结合作精神,让历史照亮未来,让和平薪火相传。
(作者郑泽光为中国驻英国大使)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2日0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