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白墙黛瓦间 降温有巧思(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炎夏这样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0463
主题
70915
回复
9085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50
新华全媒+|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0/151
VLOG|文明奇妙游·上合媒体智库峰会有一道“时空任意门”
0/98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科技赋能 农旅融合 拉萨市才纳园区打造高原现代农业标杆
0/82
俄大学校长:智库应为地区发展提供可行的战略建议
0/84
上合国家人士“点赞”中国流行文化
0/99
共赴盛会!上合组织国家媒体智库代表齐聚郑州
0/81
文化中国行丨解锁针尖上的岭南风华
0/68
台青广西桂林足球行:同场竞技见证两岸情谊
0/77
【侠客岛】中国的垃圾不够烧了?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白墙黛瓦间 降温有巧思(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炎夏这样避暑)
时间:2025-7-25 11:03
0
6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龙 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龙 摄
卢村思成堂的水井。
人民日报记者 田先进 摄
核心阅读
从以山为屏、择水而居的村落选址,到白墙黛瓦屏风墙的建筑特色,炎炎夏日,徽州传统民居凭借建造巧思,在避暑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也为现代绿色建筑提供了设计灵感。
夏日来到皖南山区,穿行在徽州村落的白墙黛瓦间,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静谧与清凉扑面而来。
徽州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以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一带。在夏季,这些地方气温高、湿度大,十分闷热。
“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特点,人们在修建房屋时,将自然规律与匠心技艺融为一体。”徽州古建筑专家程极悦介绍。
村落选址大多以山为屏、择水而居
踏入安徽黄山市黟县卢村村口,穿村而过的溪流出现在眼前。一阵清风携着水汽迎面吹来,浑身上下瞬间舒爽不少。沿着河流继续向村里走,愈发感觉这里要比村外凉快不少。
“卢村是典型的徽州传统村落,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它的选址遵循了一定的规律。”黟县徽黄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总监徐宁娟介绍,当地人在选择聚居地时,向来偏爱山环水绕之处,大多以山为屏、择水而居。
卢村周围就有山。夏季,山体连同山上茂密的植被,如同一把巨大的遮阳伞,可以阻挡太阳暴晒,减少热量进入。
“此外,羊栈河、卢慈溪两条溪水分别从不同方向流入村庄,流动的水系为村里带来大量水汽,水汽蒸发的同时带走热量,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徐宁娟说。
巧用天井,让徽州民居会“呼吸”
穿过高墙深巷,来到思成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徽州传统民居。跨过门槛,步入宅内,目光不自觉地便被天井所吸引。
何为天井?在徽州传统民居中,由房屋、墙壁围成的一个露天空间就叫天井,常位于建筑的中心。它是徽州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建筑内通向外部天空的开口。
当地山多地少。“这样的地理条件,让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向高空发展,房屋多为两层以上,而且挨得很近,以此来节约土地资源。”徐宁娟介绍,天井这种设计,让光线能够进入屋内,满足人们的采光需求。
若从高空俯视,天井四周是倾斜的屋面,整体造型如同倒置的漏斗。正是这样的狭长形状,形成“烟囱效应”,在夏季起到为住宅降温的作用。
“当阳光通过天井照到屋内,底部气温逐渐升高,热空气往上升,通过天井排出,冷空气又不断补充到底部,空气循环形成穿堂风,整座屋子犹如会‘呼吸’一般。”徐宁娟说,“此外,二楼的内窗贴着天井内部,通过窗棂散出的热量,可以随着‘烟囱’向外加速排出,既不会传导到楼下堂屋,也可以为楼上降温。”
精心建造,细节之处显巧思
说起徽州建筑,白墙黛瓦屏风墙,可能是大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这些特征,不仅具备艺术美感和文化韵味,也有着实用价值。
“避暑降温,关键是通风和遮阳,天井是通风系统,遮阳靠的就是屏风墙。”徐宁娟说。
屏风墙,又称“封火墙”“马头墙”,其高出屋顶、呈阶梯状。发生火灾时,高高耸起的屏风墙可隔断火源。
“在平时,屏风墙可以遮蔽阳光,不仅能减少屋内直晒,还能为屋外的小巷遮阴。”徐宁娟解释,当地村落的小巷不是很宽,再加上高高的屏风墙提供荫蔽,走在里面,十分凉快。
徽州民居的外墙,大多抹的是白色石灰。程极悦说,石灰具有较好的吸湿性,雨过天晴,石灰中的水分蒸发,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
冷摊瓦屋顶是徽州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瓦片之间有细小缝隙,透气性高,散热效果好。”程极悦说。
此外,在徽州传统民居里,还有一种“土空调”。在思成堂堂屋的地面上,有一个直径几十厘米的圆孔,上面覆盖着一块圆形石板。蹲下身子,掀开石板,一股凉气直往上冒。
原因何在?“当年,屋子的主人为了方便取水,在这里修建了一口井,地下水温度比外界气温低,敞开后可以调节室温。”徐宁娟说。
程极悦介绍,徽州传统建筑的降温效果是多种建筑元素和设计手法综合而成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记者 田先进)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5日14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