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华人世界
›
三代人的未了心愿——血脉可断,精神永续的寻根路 ...
菲龙网管理员15
有 1 人收听 TA
1964
主题
1978
回复
287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华人世界
订阅
|
收藏
(
2965
)
菲龙网管理员15发布过的帖子
0/347
面对台风,菲律宾为何总是如此狼狈?我们真的就做不好...
0/225
农业损失超3亿比索!农业部表态了
0/315
重拳出击!伊罗戈斯警方逮捕近500人,查获1400万比索毒品
0/95
丁景聪荣膺致公党五支部执行副主席
0/82
商总林荣辉理事长欢迎厦门市中小企业协会林燕彬会长一行
0/88
商总在岷市描笼涯办事处外面进行义诊施药服务
0/71
商总召开菲中爱心基金紧急会议决发动赈济活动
0/118
中国洪门进步党总部接待 致公党厦门市委李瑞盛一行莅访
0/332
菲律宾陈埭同乡总会暨总商会 接待缅甸乡侨丁文明一行莅访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三代人的未了心愿——血脉可断,精神永续的寻根路
时间:2025-7-24 09:24
0
210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三代人的未了心愿——血脉可断,精神永续的寻根路(下篇)
养子的执著与孝心
奶奶黄速治带著未能为丈夫正名、未能迎回丈夫英灵的遗憾离世了,但寻找并未停止。接力棒交到了他的养子——杨棋龙手中。
杨棋龙虽非杨志民亲生,却继承了养母那份深沉的情感与责任。他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养父的革命足迹:购买相关书籍资料、查阅革命前辈回忆录、向健在的老前辈发出求助信……这不仅是对养母孝心的延续,更是对一种崇高家族精神的自觉传承。
在杨棋龙收集的资料中,爱国人士施纯亮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撰写的一篇长文《火样的革命热情 青松似的革命性格》,成为了解杨志民品格与事迹的珍贵史料。施纯亮深情回忆了杨志民这位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开路人”和引路人。
记忆中的青松:革命引路人的光辉
施纯亮回忆,抗战爆发后,他们一群向往延安的华侨青年还在犹豫观望时,惊闻杨志民等五位华侨青年已毅然回国奔赴延安。这个消息如同惊雷,他们激动地互相鼓励:“开路先锋已经出动了,我们还犹豫什么?要尽快跟上去!”不久,施纯亮等四人也冲破重重阻碍,抵达延安。
在陕北公学,施纯亮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杨志民。他们一同被编入“陕公”22队一区队(该区队学员皆为华侨)且同班。在施纯亮笔下,杨志民性情看似沉静、寡言,甚至有些孤傲,但接触后会发现,他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对同志充满火一样的热情。
关怀备至的兄长:得知施纯亮没有笔记本,杨志民亲自买纸为他装订。带他进城选购《列宁主义概论》等理论书籍,不仅讲解要点,还常陪读讨论。延安春夜寒冷,热带长大的施纯亮冻得发抖,杨志民默默将自己的大衣盖在他薄被上,谎称自己被子厚盖大衣太热。发现施纯亮爱蒙头睡,他细心帮他拉下被子,耐心解释危害,督促他锻炼身体。
严格又温暖的导师: 一次施纯亮生病,无法参加欢迎国际代表团的盛大活动,懊恼不已。杨志民主动留下照顾他,买来珍贵的白面馍馍给他吃。察觉到施纯亮因想家蒙头哭泣,他严肃而真诚地开导:“做革命者,一定要忠诚坦白,不作假事,不说假话。”他鼓励施纯亮坦然面对思乡之情,更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在杨志民的帮助和影响下,施纯亮光荣入党,他坦言:“党内生活几十年,党小组长换了许多,印象最深、帮助教育最多的,还是杨志民。”
钢铁意志的战士: 一次野营训练前,杨志民疝气发作,行走困难。施纯亮劝他请假,他正色道:“要是真上战场,敌人打来了,还好请假吗?去向敌人请假吗?”他视训练为实战准备,严厉批评施纯亮“革命不是做游戏”的想法。他咬牙坚持全程训练,抢著帮人背东西,在夜间搜索“残敌”,课目中冲锋在前,不断鼓舞战友,累到虚脱也毫不退缩。他“火样的革命热情”和“青松似的革命性格”深深烙印在施纯亮心中。
慷慨惜别的战友:1938年6月底,施纯亮等三人被批准去华北八路军工作。临行前,杨志民将自己仅剩的钱分给每人一块,让路上买碗茶水。对身无分文的施纯亮来说,这一块钱珍贵无比,久久珍藏。出发那日清晨,杨志民早早起来帮大家整理行装,殷殷叮嘱。当施纯亮问及他的去向(是否参加华侨工作团回南洋),杨志民回答:“一切看组织安排……不过更希望在祖国土地上战斗一辈子。”他凝重地说:“这一次,也说不定是我们最后分别……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的。”
雾中永别的背影: 送别的队伍在浓雾中出发,高唱著《再会吧,在前线上》。杨志民跟著队伍走了很远才停下。当大家走出几十步回头想再看一眼时,他的身影已被浓雾吞没。队伍大声呼喊:“在前线上再见!”远处传来杨志民坚定而清晰的回应:“在前线上再见!祝你们胜利……” 这竟是施纯亮与杨同志的永诀。施纯亮后来两次回延安打听杨志民的消息无果,直至听闻他牺牲的噩耗。
孙子的使命:在新时代点亮历史
杨正红在革命前辈饱含深情的回忆里,真切感受到了爷爷杨志民“火样的革命热情”和“青松似的革命性格”。父亲杨棋龙虽非爷爷亲生,但那份厘清历史、告慰先烈的信念,数十年来从未动摇。
“爸爸20多年前就患了癌症,前前后后得了四种癌,他都挺过来了。这几年癌细胞扩散厉害,写信手都抖。”杨正红心疼地说。看著父亲拖著病体艰难寻找,去年他坚定地对父亲说:“我来帮你找吧!”父亲眼中瞬间燃起的希望之光,让他更感责任重大。
杨正红的寻找方式与父亲有所不同。他的第一步,是回到泉州老家亭店村,自费修缮了爷爷的故居,并将父亲多年收集的资料精心布展。“故居开放后,很多人来参观,不仅孩子们来,老一辈也渐渐回忆起往事,主动找我聊,说我爷爷当年多么优秀。”杨正红说。这座故居,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成了红色记忆的传播点。
同时,他积极向政府部门求助,向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陕西及山西的统战部、侨联等发出申请,请求协助调查。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络的力量。他向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媒体和个人广泛求助,呼吁大家关注爱国华侨的抗日事迹,寻找爷爷的知情人。“效果很明显,很多组织都在帮我呼吁。以前网上关于爷爷的信息很少,现在知道杨志民名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杨正红欣慰地说。
2024年8月15日,杨正红亲赴革命老区陕西旬邑县,重走爷爷的革命足迹。在花宫村陕北公学旧址,看著一幅幅历史图片和简陋的校舍,想象著当年那群年轻学子,他的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感觉离爷爷更近了。我似乎理解了,那个20岁的南洋富少,为何能在国难当头放下儿女情长、放下堂前父母,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最前线。”在马栏革命纪念碑前,他虔诚祭拜,缅怀包括爷爷在内的所有先烈。
超越血缘:寻找的意义与精神的回响
杨正红坦言,最初寻找爷爷的牺牲地、争取追认,更多是为了完成奶奶和父亲的心愿。“我们全家都在香港,生活无忧,不需要什么金钱。我反而花钱修缮故居,把它建成红色教育基地。为什么?”他自问自答,“因为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渐渐被爷爷那一代华侨的抗日精神深深震撼和感染了。”
“华侨对祖国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福建华侨。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段爱国华侨的历史传承下去,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先辈们的伟大。看看现在短视频上流行的某些价值观,哪里还有一点民族精神和气节?”杨正红的语气充满责任感,“做这些事是正能量,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影响都是好的。”
这份精神也影响著下一代。他的儿子不仅学业优秀,且极重孝道,得知爷爷(杨棋龙)身体不好,立刻从加拿大飞回香港探望爷爷。杨正红计划未来带儿子回大陆,去父亲生活的泉州,去爷爷战斗过的延安、山西,让他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尾声:无名丰碑与永恒的铭记
寻找仍在继续。尽管一年多来得到无数热心人和一些政府部门的帮助,但杨志民烈士确切的部队番号和牺牲地,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杨正红忧虑爷爷上前线后可能改了名字,加之在部队时间较短(约一年),档案资料恐难寻觅。
“如果一直无法确认部队番号和牺牲地,那类似的无名抗日英雄,又该怎么办?”杨正红提出了一个沉重而现实的问题。
刘霞在文末深情写道:初次与杨正红交流,他讲述奶奶时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丝毫未察觉杨棋龙先生并非奶奶亲生。直到谈及杨爸爸年龄(80岁)与时间线不符,才知晓这段超越血缘的深厚亲情。
那一刻,心被深深触动。我更加心疼那个结婚仅14天就与丈夫永别、在漫长孤寂中苦守45年的16岁新娘。若她早知丈夫牺牲,人生或许另有选择?这命运的轨迹,或许正是为了安排她与养子杨棋龙之间这段胜似血亲的“今生之缘”。
而杨爸爸,几十年如一日执著寻找那个素未谋面、毫无血缘的养父,这份坚守早已超越了世俗定义。他不仅是对养母的至孝,更是对先烈的崇高致敬。
无论杨志民烈士的部队番号能否最终确认,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已然铭刻在知晓他事迹的人们心中。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活在烈士未竟的事业里。这份由血脉(或超越血脉)相连、由共同信念铸就的寻找与传承,本身就是对英灵最深沉的告慰。(下) (杨正红述说/刘霞·记录)
图片说明
图1-2:杨正红把亭店村的祖屋修缮成抗日小展馆
图3:在马栏革命纪念碑前,杨正红缅怀包括爷爷在内的所有先烈。
图4:著军装的杨志民先烈
图5:战友施纯亮上世纪七十年末撰写《火样的革命热情 青松似的革命性格》怀念杨志民先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