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中欧旅游“你来我往”深度互动

时间:2025-7-23 11:24 0 8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欧盟国家游客参观游览西安大雁塔。

中旅旅行供图


中国游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合影留念。

中青旅遨游旅行供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国家旅游交流热度持续攀升,已形成双向奔赴、深度互动的局面。欧盟国家一直是中国游客出境游主要目的地,中国如今也成为欧盟国家游客出游热门选择。
双向出游增长显著
暑期是出境游高峰,记者从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欧盟国家是长线游主要目的地,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传统目的地预订量增长显著,匈牙利等新兴目的地增速迅猛。
近两年随着全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中国游客赴欧盟国家旅游人数稳步增长。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副院长王晓雪介绍:“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是目前中国游客前往最多的欧盟国家。此外,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捷克、罗马尼亚等相对小众的欧盟国家旅游热度增长显著。”
“2024年以来,中国游客赴欧盟国家旅游订单同比翻倍。今年上半年,选择法国等西欧路线的游客占比近三成,同时北欧、南欧、中东欧等部分欧盟国家旅游热度也迅速增长,暑期北欧系列产品预订人数已与西欧持平。”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说。
中国旅游集团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赵红宇表示:“欧盟国家一直是中国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地。目前中国对欧盟大部分国家实行免签,这大大推动了入境游发展。”
携程集团Trip.com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游客入境中国数量最多。意大利、西班牙的入境游订单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68%和102%。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介绍:“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欧盟国家入境游客不断增长,我们将研发相应产品线路并培训小语种导游。”
“我们的德国合作伙伴之前以推广中国常规旅游线路为主,现在已增加中国西南部、西部深度游线路。意大利合作伙伴今年新增了几条来华旅游线路,游客比之前增加了不少,他们对中国旅游信心十足。”四川成都极自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廖仲强说。
深度游产品受欢迎
2004年,欧盟国家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20多年来,中国游客赴欧旅游发展迅速。途牛欧洲产品负责人黄明虎介绍:“赴欧旅游从过去的八国、十国等多国连线打卡游,发展到近些年一国、两国或三国连线的高品质深度游或者小众目的地探秘游并渐成主流。目的地从最初的西欧国家,扩展到欧盟多国,组织形式从大团跟团游,全面扩展到小团、私家团、自由行、目的地参团等多种形式。”
奥地利宸星商务旅行社总经理王潼告诉记者:“现在中国游客对欧盟国家深度游的需求越来越强。这要求我们的产品更有深度,服务更加细致。”
华程国旅集团去年独家推出“品读”欧洲城市系列线路。欧洲当地大咖讲师带队,走进城市的街头巷尾,解锁更地道、更具烟火气的原味欧洲旅行体验。首批涵盖巴黎、布拉格、维也纳、罗马等城市,受到游客喜爱。今年还推出了TRIP2EU“欧洲循环巴士游”,提供标准化服务以及灵活线路组合,游客可在20多个城市自由上下车。
据华程国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文服务已覆盖欧盟多地,巴黎老佛爷百货提供中文导购、中文购物指南和便捷退税服务,维也纳美泉宫、罗马斗兽场等热门景点提供中文讲解器;欧洲铁路通票官网支持中文界面,并提供中文客服咨询。同时,支付宝在欧洲覆盖超40万商户,支持扫码领券和即时退税。
赵红宇向记者介绍:“目前,欧盟入境中国游呈现散客化、个性化和深度化的趋势。欧盟游客对中华文化有浓厚兴趣,来华自由行的比例逐渐上升,已超过80%;目的地选择越来越丰富,不再局限于经典景区和线路。欧盟游客消费能力相对较强,中国的入境游产品和商品性价比高,中旅旅行将借助‘即买即退’的便利化政策,推动入境消费高质量发展。”
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旅游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途径。在中青旅全国特级导游张洋看来:“越来越多的欧盟游客来到中国,加深对中国发展的了解。外语导游不仅是语言桥梁,也是文化使者,我们为海外游客介绍中国的历史和发展,讲述中国故事,让他们得以认识真正的中国。”
欧盟国家游客对中国越来越熟悉。北京游客梦然多次到欧盟国家旅游,她告诉记者:“7月初,我在西班牙买披萨时,店主得知我来自中国,就对我说‘I love China’,并介绍他刚从中国旅行回来,看到了中国发展的繁荣景象。他非常喜欢中国美食,希望再去中国。”
“中国现在向大部分欧盟国家开放免签,我身边很多欧洲同行都对中国之行充满浓厚兴趣。相信随着中欧交流的深入,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中欧旅游交往将更加频密。”王潼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劲松认为,中欧旅游交流对其他领域有明显推动作用:在经济和就业方面,大量中国游客的到来,为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匈牙利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增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在产业交流与合作方面,中欧之间大规模的游客双向流动,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方面,基于旅游交往中亲身体验的文化认知,能有效消除偏见和误解,增进民众间的好感与友谊。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研究员张金山指出,中国和欧盟国家之间互办旅游年成为外交领域的重要内容。中国与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希腊等多国创新性地互办“旅游年”“文化和旅游年”活动,成为促进双边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并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望中欧旅游发展前景,张金山认为:“在中欧政治经贸往来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双边旅游人次和旅游花费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旅游服务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
杨劲松指出:“未来中欧旅游产品将向深度体验、主题旅游、生活方式旅游等方向转变,更贴近游客需求。市场秩序、游客安全和权益保护等服务也有望得到明显提升。”(本报记者 赵珊)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23日 第 12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