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澎湃思想周报|什么是“去谷歌化运动”;走出“混沌少年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068
主题
154085
回复
18047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9
爱奇艺堪称王炸的5部双男主剧集,真是越看越上头
0/58
《朝雪录》她成颜值担当,身高167只92斤,长相甜美撞脸景甜
0/65
明明是同一个人,演完《古惑仔》又演《扫毒风暴》,差点没认出来
0/54
《朝雪录》和《樱桃琥珀》各看6集,一部昏昏欲睡,一部看上瘾
0/64
不是黎安!《扫毒风暴》内鬼锁定林强峰身边,7个熟脸都有可能
0/55
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杜绝抗战题材微短剧悬浮设定、幼稚剧情、伪主题创作
0/51
《扫毒风暴》里这个一闪而过的演员,其实是那个年代的顶流明星
0/48
速看!《朝雪录》“索命戏伶”晴娘,竟藏着这般血海深仇!
0/47
《扫毒风暴》林强峰的一句话,暴露卢少骅不肯收手的真正原因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澎湃思想周报|什么是“去谷歌化运动”;走出“混沌少年时”
时间:2025-7-22 09:23
0
55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去谷歌化运动
粉丝量巨大的YouTube博主PewDiePie最近发布了一支重磅视频,标题是“I'm Done with Google”(我不再用谷歌了)。这个视频引发各界热议。这不仅仅是这位互联网最受欢迎的瑞典人的一次抱怨,而是他对去谷歌化(DeGoogle)运动的正式背书。去谷歌化运动是一股正在增长的趋势,目标是因为隐私担忧和数据追踪而放弃谷歌那庞大的生态系统。这次PewDiePie给这一趋势带来了巨大的推广。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3日,波兰克拉科夫,谷歌公司标识。
视频一开场,PewDiePie头戴锡纸帽,戏谑那些隐私狂热者的刻板印象,同时又认真指出:“科技巨头们正在监听。”他说着坏笑,然后谈到自己花了几个星期时间将谷歌从他的数字生活中剔除。他直言不讳地批评谷歌的主导地位,开玩笑说谷歌生态系统现在已经碰不到他了,除了YouTube,因为谷歌拥有它。他笑着讽刺:“我是真的逃不掉。”
那么去谷歌化运动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草根发起的倡议,人们厌倦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谷歌追踪——从搜索、邮件到行车路径。人们希望有不把数据当作广告金矿的替代品。PewDiePie不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但因为他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响亮的声音。而且他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行动了起来。
在视频中,他一步步展示了自己的去谷歌化之路。首先,他用DuckDuckGo(一个注重隐私的搜索引擎)替换了谷歌搜索。他鼓励观众只需两分钟就能更换默认搜索引擎。然后,他用Firefox取代了Chrome,虽然他说Firefox是“B级产品”,但因为可以为隐私进行优化就足够了。他还考虑过Brave浏览器,但最终因为Firefox是开源的而选择了它。最大的改变是他的手机:他在自己的谷歌Pixel 9手机上安装了GrapheneOS(强调隐私与安全的安卓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严格控制应用权限。他问:“为什么我的键盘需要联网?”,感叹应用的侵入性。
他没有止步于此。他自己搭建了邮件服务器,告别Gmail,放弃Google Drive,改用自建的File Browser(本地文件管理与分享工具)。他甚至把自己的Steam Deck(Valve公司出品的掌机)改造成了笔记应用Joplin的服务器。他的游戏机现在兼当服务器。他开始用自托管(self-hosting),用Vaultwarden(自建的密码管理器)管理密码,尽量避免订阅服务。他半开玩笑又很认真地说:“我才不花每年20美元买100GB存储”。
他这么做的动机中隐私是大驱动力。他说受够了全面追踪、掌控自己的软件,不想屈从于科技巨头。再者,他说自己很抠门。这种幽默与认真并存的风格是PewDiePie的标志,也正好打动了粉丝。他也不掩饰这一过程的艰难,比如花了两天才搞定密码管理器,换了开源地图后,约会迟到半小时,但仍坚持了下去。
网络上反响热烈。X上评论如潮,Reddit上有人在视频帖文下说:“这视频真不错,洞察力强,提供了不少启发,能引导你自己去研究探索。他总能把事情搞得特别酷。”Reddit的去谷歌化板块一片狂欢:“PewDiePie去谷歌化,去谷歌化运动的巨大胜利!”
连Proton Mail(主打隐私保护的瑞士邮件服务)也出来感谢PewDiePie为去谷歌化运动提升了关注度。他们还发了个有趣的小视频,试图说服PewDiePie改用Proton Mail,而不是自己搭建邮件服务器。
去谷歌化运动早就开始了,是因为人们对大科技公司掠夺数据的反感。关注科技类YouTube的人可能去年就看过 LinusTechTips(知名科技频道)的《De-Google Your Life》(去谷歌化你的生活)系列。他的影片第一次把谷歌服务的隐私问题带给了更广的观众,甚至因为讲解如何不花钱看无广告YouTube,第二集被YouTube下架。
去谷歌化很难,谷歌无处不在:手机、电视、工作工具。更大的图景是,这可能会促使更多人反思自己的科技习惯,DuckDuckGo浏览器在线提及度已经上涨。
贾拉吉·德瓦迪加(Jairaj Devadiga)的文章《谷歌正在让智能手机变得更糟》也提供了有趣的视角。这篇文章剖析了在过去十年中,谷歌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怎样逐渐侵蚀了安卓的开源特性。文章最初由屡获殊荣的独立调查新闻机构The Lever发布,后被Jacobin网站转载。作者德瓦迪加是一位专注于公共政策与技术的经济学家。
德瓦迪加还记得第一次用上安卓手机时那种掌控感。这个印着谷歌牌子的方形机器让人一手掌握世界,按心意行事,然后悄然退后。它生活更简单、更便利。
而现在,尽管电池更大、处理器更快、相机分辨率更高,但人们的手机反而让人感到无力。好像要和设备“作斗争”才能完成一点正事。通知信息不断轰炸你,等你处理完这些,可能早忘了原本要干什么。还有谷歌的AI聊天机器人——Gemini,甩也甩不掉。只要在主屏按钮(手机底部的中间键)上多按半秒,它就会跳出来,自告奋勇地“协助”你。
曾经是实用工具的手机,如今成了折磨用户的机器,只为从消费者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钱。为了维持这种状态,谷歌正悄悄将安卓的源代码锁起来,让人们更难开发出更好的替代品。当谷歌正因“非法搜索垄断”被定罪(美国司法部对谷歌的反垄断诉讼),其实它对安卓的控制可能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比它垄断在线搜索或广告还要严重。
事情并非一直如此。
安卓系统最初是开源软件,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修改并自由分享其底层代码。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版本。
比如你讨厌谷歌持续监控你、把你的数据卖给广告商,你可以尝试安装LineageOS(一个尊重隐私的安卓开源操作系统版本)。如果你关注环保,两年后手机厂商不再更新系统,但你还不想让它变成电子垃圾,LineageOS依然能救你。它有庞大的开源社区,长期支持设备,即使制造商早已放弃。
或者你是律师、治疗师或记者,需要处理大量敏感信息,那你可以选择GrapheneOS,一个超级安全的安卓版本,黑客很难入侵。
如果你只是想减少手机使用,还可以试试Light Phone(一种极简设计、拒绝社交媒体和游戏的手机),它同样运行着定制的安卓版本。
但谷歌不希望你有这么多选择。自2005年收购安卓后,谷歌实际上打造了一个“监狱”,在里面它可以监视你、控制你的使用体验,并从你身上赚更多钱。为此,过去十年里谷歌逐步侵蚀安卓的开源能力。
比如,它最近公布了安卓16的源代码,却不包括其Pixel手机的设备树和驱动程序。设备树(Device Trees)告诉操作系统设备里有什么硬件,如相机、屏幕、扬声器、蓝牙等。驱动程序则指示如何使用这些硬件。没有这些,你的手机只是一块昂贵的“砖头”。
今年3月,谷歌宣布将关闭安卓的开发过程。以前所有人都可以在代码编写阶段看到进度,开发者能在谷歌正式发布前就抓取代码,修改、测试并快速推出自己版本。现在他们必须等几个月,直到谷歌与稳定版一同发布代码,大大延缓了竞争对手的开发周期。
2023年,谷歌停用了安卓开源的拨号器(Dialer)和信息(Messaging)功能,将未来版本改为专有(Proprietary Software,指源代码不公开)。这意味着其他人得从零开始编写打电话或发短信的程序。多年来,谷歌已将很多关键功能如相机、键盘、推送通知等,从开源转为封闭源代码,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重复造轮子,没法专心开发新功能。
开源曾帮助安卓击败iPhone,迅速称霸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厂商可以快速适配,卖出比自己从头开发操作系统更便宜的手机。可如今谷歌抽掉了通向成功的“梯子”,防止别人再竞争。
实际上,安卓已不再是开源了。因为谷歌不想让用户离开。它为追求利润,制造了糟糕的用户体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谷歌把AI强行塞进所有产品,尽管用户普遍讨厌。谷歌最近推出的更新允许Gemini操控电话、短信、WhatsApp、实用工具(Utilities),即使用户明确关闭了它。Gemini连设置定时器、发消息这些之前的谷歌助手能轻松完成的简单任务都做不好。
再比如Play商店(谷歌安卓应用商店),充斥着掠夺性应用和游戏。大量应用通过过度广告、内购(Micro-transactions)步步榨钱。手机游戏被设计成数字赌场,诱使孩子从小染上赌博习惯。关于孩子在游戏里花掉几千美元,导致家庭经济受损的新闻屡见不鲜。
社交媒体同样通过无尽的滚动设计(infinite scrolling),不断让用户刷屏,企业则趁机投放更多广告。电商、约会App里布满了“黑暗模式”(Dark Patterns,一种诱导用户做出不情愿选择的设计)让人多花钱。
即使你想放下手机,这些App也会不停发通知把你拉回来。它们争夺每一秒注意力,只为变现。结果是手机成瘾问题激增。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205次。另一项调查显示,2024年,美国人每天用手机超过5小时,比前一年上涨了14%。全球各地研究者都观察到类似趋势。智能手机已对心理健康造成毒害。多国研究发现,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与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直接相关,影响儿童和成年人。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智能手机成瘾会让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自杀想法或行为的风险翻倍。
谷歌掌控着安卓的应用分发,原本可以轻松通过标准限制这些滥用,但它选择不管,因为每笔交易它都能抽成,不在乎有多少人因此破产,甚至更糟。
谷歌知道用户没别的选择。你还能怎么办?买iPhone?苹果的手机同样强行塞AI,也有同样的剥削性App和游戏——而且价格更高。唯一不同的是,苹果从没装过“好人”。在厌倦中,许多年轻人干脆不用智能手机,转而使用“傻瓜机”(Dumb Phones),来夺回时间和清醒。作者这样评价PewdiePie:他本来不是搞科技的,平时拍日常视频或打游戏,但他对谷歌的厌恶,到了劝粉丝“抛弃安卓”的地步。
作者认为,谷歌知道自己现在有多不受欢迎,这大概也是它远离开源模式的原因之一:为了让用户更难切换。在作者看来,人们需要一个真正的、服务于用户而非剥削用户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一个尊重用户偏好、不强行塞“功能”的系统。一个对应用有标准,保障用户心理和财务安全的系统。一个鼓励真正创新、而不是砸掉已有功能的系统。
走出“混沌少年时”
《混沌少年时》剧照
2025年6月27日,一名18岁的青少年因涉嫌策划持刀袭击女性在法国圣埃蒂安地区被逮捕,仿佛上半年成为热议话题的英剧《混沌少年时》的一出现实翻版。该名青少年受到法国国家反恐检察院(PNAT)的调查,这是该机构首次对与“非自愿独身者”(incels)有关的袭击策划展开反恐调查,在法国内外引起了对于男性主义思潮的关注和警惕。
近日,巴黎政治学院公众号“巴政的小狮子和小狐狸”编译了巴政政治研究中心(CEVIPOF) 博士生特里斯坦·布谢(Tristan Boursier)发表在非营利媒体《对话》(the Conversation)上的分析文章。该文指出,“非自愿独身者”是一种以仇视女性主义者为特征的网络亚文化,指控女性主义者阻碍了男性获得与女性的性接触,这一思潮在西方归属于更广泛的男性主义运动,后者如今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重构,社交媒体令其变得更可见、更易接触,对正在寻求身份认同、性别参照以及对世界的解释框架的年轻人尤其具有吸引力。
布谢指出,受西方的男性主义煽动而实施暴力的案例不应被解读为个体的精神错乱,男性主义应被视为一种“反向社会运动”,即一种为反对进步运动(女性主义运动)而形成的集体动员,旨在捍卫某种特定的社会等级秩序。这种意识形态如今正在“男性空间”(manosphere)中迅速扩散,这种数字亚文化常见于像Reddit论坛、YouTube频道、Discord服务器或Telegram群组等平台。而“新男性空间”(néo-manosphere)在过去十年间愈发活跃,不仅逐渐转向管理较为宽松的平台,不断适应病毒式传播的传播逻辑,更将其叙事与极右翼、白人至上主义和阴谋论等意识形态交织融合,在数字空间被极右翼人物广泛利用,影响深远。极右翼与男性主义共享一种叙事,即认为社会秩序正受到平等、多元和现代性的威胁。极右翼相关的恐怖威胁在近年来呈显著上升趋势,两者的合流趋势令人担忧。
布谢在文中提到,在西方男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主义者和女性已经颠覆了权力关系,男性现在受到压迫,需要保护。这种叙事建立在政治学家弗朗西斯·杜普伊-德里(Francis Dupuis-Déri)所称的“男性气质危机神话”之上。杜普伊-德里是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女性主义研究中心的政治学教授和研究员,也是《男性气质的危机:对一个顽固神话的剖析》(La Crise de la masculinité. Autopsie d'un mythe tenace)一书的作者。欧洲新闻网站Voxeurop近期对其进行了专访,杜普伊-德里在访谈中对男性主义、男性气质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在杜普伊-德里看来,西方的“男性气质 ”是一种表征、一种模式,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参照,它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认为与女性气质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等级关系。男性气质的概念无法脱离女性气质的概念而存在,男性气质被认为在理性、行动力和创造力、自主性、力量、侵略性和暴力方面高于女性气质,相应地,女性气质被认为过于感性、更被动、更依赖他人、更温柔、平和和富有爱心。这种意识形态的构建基础是来自宗教典籍或流行科学的简单化的、充满谬误的刻板观念,但却对现实、对社会化、对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期望等产生了影响。
对于所谓“男性气质危机”, 杜普伊-德里指出,这种话语至少自罗马时代以来就在欧洲存在,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它认为男性境况糟糕,因为女性占据了太多空间,取代了“我们”作为男性的地位,而且女性主义者一直在恶意批评“我们”……男性被描绘成女性的受害者,而解决办法是重新恢复被社会的女性化所摧毁的传统男性气质。这种话语总是被用来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强烈区分辩护,并在赞扬传统男性气质的同时贬低女性渴望与男性自由平等的愿望或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男性受害论的表达可以无视现行的政治和法律体系、经济体系、文化和宗教。当今最富有、最有权势的男性如特朗普、扎克伯格、马斯克等都认为存在男性气质危机。
杜普伊-德里还提到,和任何政治势力或社会运动一样,反女性主义运动存在多个分支。西方的“男性主义”反女性主义基于男性气质危机的理念,旨在为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辩护;极右翼反女性主义则以捍卫作为国家支柱的家庭为名,与男性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和仇外心理交织在一起;天主教反女性主义以上帝的名义积极反对堕胎权;左翼或反资本主义反女性主义则强调相较于对抗资本主义女性问题是次要的……他还强调,男性主义,或者说男性气质危机话语,从一开始就是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后来的纳粹宣传的支柱之一,其核心论点是:意大利男性或雅利安男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了颓废且女性化的自由主义精英的背叛,而法西斯主义将恢复阳刚之气和父权家庭的价值。时至今日,极右翼仍然在参与男性主义活动。
法国图卢兹政治学院公民社会与人类安全讲师斯蒂芬妮·拉米(Stephanie Lamy)在去年十月出版了《男性主义恐怖》(La terreur masculiniste)一书。在去年8月与《对话》(the Conversation)的一次访谈中,拉米对于将男性主义视作一种反女性主义运动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她强调男性主义并非常规社会运动,而是长时间建构意识形态并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传播的激进团体(milieux of radicalisation)。在西方,尽管男性主义本质上是与极右翼相关的达尔文主义,但拉米在观察中发现,其成员很少谈论常规政治,因此她认为男性主义与左右党派政治无关,必须被视为某种形式的元政治。
拉米指出,男性主义内部也包含多个不同的运动:“非自愿独身者”运动中的异性恋男性认为,社会因为外貌歧视他们,因此欠他们 “基因优越的女人”;“男行其是”运动(Men Going Their Own Way,缩写为MGTOW)的成员则认为异性恋是对男性征税的一种形式,尽管现实是男性在性和经济上剥削女性;“泡学家”(PUA)运动则让男性向其他男性传播如何规避女性同意从而更多地获取女性身体的知识。这三种意识形态基本上都是男性聚集起来思考如何对女性进行支配。而“父亲权利”(Father's rights)运动则认为男性在家事法庭上受到歧视,其运动目标是在离婚后仍能保留父亲特权。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为男人生活中的困境提供答案:离婚了有“父亲权利”,找不到女友可以找“泡学家”,失败了还有“非自愿独身者”……基于女性主义者是男性所有问题的根源这一阴谋论,男性主义为西方男性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式来为其重新赋权。
该书中表达的主要观点,即男性主义(在西方社会)是一种被忽视的恐怖主义形式,它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在与激进主义的斗争中,安全理论通过各种方式将性别暴力边缘化。在法国反激进化项目的文件中,他们不会核查当事人的背景以确认其是否在童年时期或成年后遭受家庭暴力,不会调查暴力行为是否受到男性主义意识形态的启发。媒体对这些暴力行为的描述也多为人际暴力而非恐怖主义。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