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扫毒风暴》这6位“外行演员”,其实是导演的暗棋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3948
主题
153965
回复
18034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99
《天降福星》首播,刘晓庆换到微短剧赛道,霸气全开,又烂又颠儿
0/59
《扫毒风暴》看懂卢少骅举动,就知催他动心的不是老鬼而是“它”
0/104
王楚然《这一秒过火》湿身路透太勾人,已然未播先火!
0/73
宗庆后藏 "后手" 太狠!四弟也力挺3个私生子,宗馥莉反击成爽文
0/71
《以法之名》,以声破局|董晴的「张文菁时刻」
0/88
中国移动咪咕短剧《我家后厨通古今》开机,上演非遗传承的故事
0/85
安陵容身上有一个很致命的负能量:着急
0/66
在播剧热度榜,《以法之名》第4,《扫毒风暴》第2,第1很意外
0/59
《亮剑》等老剧为什么又火了?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扫毒风暴》这6位“外行演员”,其实是导演的暗棋
时间:2025-7-17 09:59
0
4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扫毒风暴》开播,不少观众看着剧情沉迷于复杂的人物关系线,结果刷着刷着,发现一个离谱的细节——怎么这剧里一个个看着像歌手?说是缉毒剧,结果凑了6个唱歌出身的演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孙浩、周晓鸥、刘柏辛、吴莫愁、于文文,连郎月婷也算是钢琴专业出身。
有人笑:“导演没演员用了吗?”但说实话,这笑话笑得太早。你以为这是偶然?不,是导演的清醒。
孙浩:从《中华民谣》到毒贩保护伞,导演用他是有恶趣味的
孙浩演的黄科长,在剧里是个标准的“利益合伙人”。靠着和卢家联姻,成了西港毒枭的保护伞。你可能记不住这个角色,但听到《中华民谣》你一定会跟着哼两句。九十年代那首歌红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全民传唱。
所以导演找孙浩来演黄科长,不是凑人头,是故意的。一个唱着“牧羊的孩子已走遍天涯”的民谣歌手,转头在剧里演了个笑着收黑钱的腐败海关官员。这种强烈反差,本身就是一种讽刺。用“民族情怀”的符号,去演社会底层的腐烂,导演的心思,你以为看不出来吗?
当年你跟着唱“中华民谣”,觉得牧羊人自由纯粹;如今看孙浩在《扫毒风暴》里给毒枭当保护伞,你信现实还是信童话?导演用孙浩打你脸。
周晓鸥:他从来不是在演,他本身就是
《扫毒风暴》里的孟汉丘,看似是个二线毒贩,实则浑身写着“认命”。而周晓鸥演他,毫无违和。不是因为演技爆表,而是因为周晓鸥本来就不是个“干净人”。摇滚出身,零点乐队的主唱,当年在《征服》里演黑道老大吴天,被观众记了二十年。后来在《扫黑风暴》里演炮王陈建波,一开口就是街头腔,满脸写着江湖。
这次《扫毒风暴》请他来演孟汉丘,导演压根没让他“演”,让他本色上身就够了。让周晓鸥演毒贩?不是选角,是安排。
你可以说他戏路窄,但你不能说他不贴。导演要的就是这种带着江湖感的“废人”,不是演技,而是人味。
刘柏辛:她不是演技生涩,她是真的“工具人”
很多观众看到刘柏辛演的吴燕萍,第一反应是“唱歌的来演戏,干啥呢?”角色定位模糊,情绪崩溃,几乎没有逻辑。
但你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工具人”的真实状态吗?
吴燕萍被卢少骅洗脑,沉沦得彻底。对她来说,逻辑早废了,只剩下“爱他”这一条指令。刘柏辛演得不像专业演员,是因为她根本不是。她脸上写着的“生涩”,反倒让角色成立。那种呆滞、机械、爱的盲目,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感”。
更何况,刘柏辛和《猎冰》里的魏瑾,背景都神相似——唱歌出身,演的都是毒枭身边的“爱情牺牲品”。这是巧合吗?不是。导演选刘柏辛,就是要她演“沉沦感”,而不是演技。
所以说,观众看她演得不自然,导演却笑了。因为在导演的剧本里,她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吴莫愁:她的存在,就是用来“被消耗”的
吴莫愁演的云安娜,出场没多久就被预告片剧透了结局:死。而她作为毒枭女儿的设定,注定是个牺牲品。
吴莫愁是个舞台感极强的歌手,但转行演戏后一直不温不火。这次让她演云安娜,是导演用她“扔掉”的最好方式。你在她身上不会投入期待,所以她死的时候,你也不会痛惜。
这是一种极度残酷的用人方式。导演知道吴莫愁的表演撑不起复杂角色,于是干脆让她成为一个“剧情消耗品”。出场快,死得快,观众记不住,正好。
她不是配角,是背景音。
于文文:她是观众唯一的“审美慰藉”
相比其他人,于文文这次的角色设定算是“照顾观众情绪”的。她是剧里唯一一个让观众觉得“顺眼”的角色——从形象、气质到角色本身的“纯粹”,都符合传统审美。
一个歌手转型演员的典型案例。从《体面》红到街头巷尾后,于文文的脸几乎绑定了“都市独立女性”标签。《扫毒风暴》让她演王奇,既不违和,又稳妥。王奇和林强峰之间的暧昧拉扯,也给这部压抑沉重的缉毒剧,硬塞进了一点点“审美缝隙”。
可以说,于文文在这剧里不是剧情的必需品,而是观众的心理安抚。
她是导演给你的“视觉喘息”。
郎月婷:一个不该出现在这个剧里的“温柔”
刘青这个角色,温柔、坚韧、内敛,放在一个男人沦为毒枭的故事里,本来该是个背景。但导演偏偏找了郎月婷——一个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生,一个弹钢琴出身的文艺女演员,来演这个角色。
有人说,郎月婷的气质和这个角色不搭。但导演要的,就是这种不搭。她身上的“宁静”,是这个躁动世界里唯一残留的人性。
导演拿郎月婷来演刘青,就是为了制造这种“时代错位感”。当所有人都在浮躁、疯狂、沉沦,只有她是干净的。她不是人物,她是导演用来提醒观众:“这个世界原本不该是这样的。”
她是底线,是人性最后的锚点。
导演用6个“外行人”,讽刺了整个行业
这6个歌手演员的存在,看似是导演用非专业演员演戏的无奈。其实不然。这是导演的设计。
用孙浩,打碎你对“民谣情怀”的幻觉。
用周晓鸥,让你明白,有些人不演戏也像角色。
用刘柏辛和吴莫愁,告诉你“工具人”和“牺牲品”本来就不该吸引你的关注。
用于文文,给你一点安慰剂。
用郎月婷,让你记住,这个世界本该有温度。
导演用这6个人,重新定义了配角的价值。
不是谁更会演,而是谁更合适“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你觉得他们演得不专业?导演恭喜你上钩了。他从来没打算让你舒服看戏。他拍的是现实本身,而不是满足你的观感。
结局很简单:观众觉得这些人“不像演员”,导演却知道——你能看见他们存在,就够了。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