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写下对昆仑山脉的承诺(书里书外)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8831
主题
69283
回复
8911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39
中国外交部宣布:制裁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
0/67
外国驻港领事:香港仍具独特魅力和蓬勃活力
0/61
一瀑流淌两国情 民心相通共潮生(边城见闻)
0/83
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回信背后的故事)
0/72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媒:关税政策影响烟花进口 美国独立日庆典或受影响
0/78
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0/91
湾区三分钟丨千年荔路今再启 一颗荔枝有多少种可能?
0/55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让徽州文物“活”起来
0/56
花样新“夜”态活跃“夏日经济” 特色文旅点燃消费市场新活力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写下对昆仑山脉的承诺(书里书外)
时间:2025-7-1 13:42
0
9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昆仑约定》:毕淑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昆仑”,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古老的典籍里,它雄屹华夏西部,为中华大地上的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它也是我的精神故乡。50多年前,我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辽阔的冰峰雪域上,保家卫国。那里的冰雪,呼啸着覆盖我从16岁到28岁的青年时代。
回到平原后,为将士们讴歌的朴素理想,让我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中,笨拙地提起笔来。当年匆匆写下的那篇小说,名叫《昆仑殇》。几十年过去了,没有说完的高原故事,仍在我的血液中沸腾。于是在我70岁时,又再次以昆仑为背景,写下了长篇小说《昆仑约定》。一个愿望,一颗种子,绵延数十年,固守着同一片疆域,是那座雄奇山脉赋予我的命运。
凡去过高海拔地区的人,都会惊异于那里的云彩,云蒸霞蔚,奇幻多彩。当时年少,为此惊诧不已,想不通这是何故。后来查了相关气象学书籍才知道,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组成云的颗粒,不再像平原地带是无数细小水滴,而是由于低温,冻结成了尖锐锋利的冰晶。冰晶们你推我搡,层层堆叠,犹如钻石摞成高塔与瀑布。太阳的光线在其中游走腾挪,于是形成波光诡谲的云海。我的小说,就以云做结尾。我希望那里的故事,从此不单云知道,更多的读者也知道。
我提笔写作的初心,就是为了让身处和平康泰中的人们,记住漫长的国界线上,有无数为了保卫和平而英勇付出的将士们。
记得当边防军的日子,虽说身为女子,并无特殊待遇,因为子弹不会管你是男是女,我背负数十斤重的枪支弹药和红十字包,外带干粮和被服,在冰天雪地踯躅跋涉,高山之上攀援不止。
高原寂寞,我到处借书读。知在古书《山海经》中,描绘昆仑山此地,生活着九首人面的“开明兽”,它体魄硕大,身如巨虎,守护着天界入口。有四只角的神羊,名曰“土蝼”,还有马蜂模样的神禽,名为“钦原”。三足乌除了负责光照大地,还管给王母娘娘送饭,是兼职炊事员。美丽的凤凰,也时常溜到昆仑山上洗个澡……凡此种种神奇生物,有个统称——“灵兽”。
行军中,在队伍中走啊走,缺氧让人胡思乱想。我曾瞎揣测,前方峰峦起伏的拐角处,会不会迎面撞上一尊灵兽?
从1969年入伍分配至西藏阿里,至11年后从阿里军分区退役,遗憾啊,我连灵兽的一根毫毛都未曾见过。
真正的昆仑之灵,是爬冰卧雪的战友们。他们在缺氧酷寒的昆仑山脉,贡献了自己血气方刚的璀璨年华,贡献了自己一往情深的爱情萌芽,贡献了自己滚烫炙热的满腔鲜血,直至贡献出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珍贵生命……他们那样年轻,那样朝气蓬勃,那样踌躇意满,那样俊美无俦……他们所向披靡义无反顾地守卫着祖国的边境线,轻声述说着心底的信念——祖国人民都知道,连刚上学的小学生都能背出,咱国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数字,可不能在我们手中,让它变小一点点。
当年的我在百感交集中,面对着巍峨苍莽的昆仑山脉,曾发下铁誓:如果能活着回到平原,我一定要尝试拿起笔来,写下他们的故事。
我在北师大读文学研究生时,导师童庆炳曾说过,“一个作家的作品内核,始终是如一的。”对我来说,我的精神故乡就是高原,最原始的写作初心和之后坚持多年的不懈努力,均来自这个朴素粗粝的信念。
继续写昆仑山故事的愿望,如山鹰一般盘桓心中。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是我总在顾虑自己技艺未臻精纯,写不出浩荡山河的壮美和战友们栩栩如生的音容。可是,岁月不饶人。我不可抑制地趋向老迈,记忆日渐衰退。我做过多年的医生,知道接踵而来的必是体力衰败,想象力微渺。
到了整70岁那一年,我痛下决心,不可再等啦!动笔后,边书写边自我打气,手艺不行,竭尽全力即可。不能让宝贵记忆,随着我肉身寂灭,湮灭尘埃。作为个人我自是微不足道,但胸中往事弥足珍贵。我要用文字将已被冰雪凝冻的战友们重新唤醒,生机勃勃地再一次仰天呼吸。
我住进了养老公寓,只为那里管吃管住。我在城市的喧哗处,按下了静音键,把生活需求压缩到极简。将自己化身成一根隐身草,胸膛内,只留下书写昆仑往事的激情。
埋头写作,日复一日。我高估了身体的耐性,低估了年龄的杀伤力。抑或青年时代高寒缺氧的摧残与磨损,过早透支了我的体力?写作过程的后段,险象环生,身体频频亮起红灯。某天,我连夜急诊进了医院。医生看着一系列异常的检查结果,拧着眉头,严厉告诫我:你知不知道,你非常危险?!
我一声不吭地看着他,心里嘟囔,哦,也不算太危险啊。我已经写完了《昆仑约定》初稿的最后一个字,大局基本已定,还有什么危险呢?
之后几次修改。每次改完,又是急诊入院,有一次直接报了病重。
感谢医生们的全力救助,感谢我入伍体检时曾被评定为甲等资质的身体。半个多世纪前,这身体,助我完成了驻守昆仑山脉的士兵职责。50多年后,它又撑着我履行了对那座山脉的承诺。
再写一次昆仑。我终是写完了。
(作者为作家毕淑敏)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1日20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