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做好“牵线人” 搭起“共赢桥”(侨界关注)

时间:2025-5-26 09:07 0 3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外籍参会代表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波兰参展商在中东欧展馆推介奶酪。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图为郭晓(中)与中东欧国家友人合影。受访者供图




图为周彦君(右二)与斯洛伐克当地政府官员交流。受访者供图




图为应志丰(中)与匈牙利友人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交流。受访者供图

捷克的啤酒、斯洛文尼亚的蜂蜜、匈牙利的羽绒产品……近日,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亮相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在这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增进经贸往来、加强人文交流的盛会中,来自中东欧国家的广大侨商身影活跃。向中东欧企业介绍中国市场的需求与特点,向中国消费者推介中东欧国家的特色商品与风土人情——这群侨商积极牵线搭桥,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实现互利共赢贡献侨力。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来自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的多名侨商,听他们讲述往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精彩故事。
在中塞之间打通更多更顺畅的贸易渠道
提前半年在塞尔维亚组织推介会,提前3个月从塞尔维亚回到宁波筹备中东欧博览会各项参展准备工作……塞尔维亚华人商业联合会会长郭晓早早开启了自己的“中东欧博览会时间”。
“这次,我邀请了近50家塞尔维亚企业前来参展,这些企业在塞尔维亚具有较大规模与知名度,都非常看好中国市场。”郭晓介绍,他已连续4次带塞尔维亚企业参加中东欧博览会,邀请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产品品类日渐丰富。“我记得,第一届中东欧博览会上,塞尔维亚企业带来的产品主要是酒水。随着博览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带来的产品品类越来越多,有食品、咖啡、水晶、化妆品等。”郭晓说。
真正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以及中国的销售模式,才能更好把握中国市场的机遇——这是郭晓多年来带塞尔维亚企业参加中东欧博览会的一条心得。本届博览会期间,在郭晓与宁波当地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努力之下,位于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的塞尔维亚科技与旅游商务中心正式开馆。
“在这个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商务中心,我们精心设计了多个展示板块,其中包括4个不同风格的直播场景。塞尔维亚企业来到这里,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下流行的销售模式、推广模式以及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口味、包装风格等,进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中国市场的特征。同时,我们在这里展示了宁波以及中国其他多个城市的特色商品,以此推动中塞之间的双向贸易。”郭晓说。
郭晓在中东欧经商25年。从2018年决定回国创业、开始从事塞尔维亚商品进口中国的生意后,郭晓往来中塞之间的脚步更加频繁,事业版图不断扩大。从最初进口单一的葡萄酒发展到如今塞尔维亚的400多个单品,并扩展至9个中东欧国家,郭晓希望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打通更多更顺畅的贸易渠道。
2021年,郭晓创建了“中东欧之家”品牌,目前已在杭州、武汉、福州等国内21个城市设置了28个点,以实体门店的形式进行中东欧商品的推介和经贸交流。此外,“中东欧之家”还定期举办中东欧产品展、美食节、文化交流会、旅游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宣讲中国—中东欧故事,承接双边文化旅游等多领域业务,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郭晓常和同事们这么说:“这不是一方的事业,而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只有我们真正投入其中,才能与中东欧企业一道合作共赢。”如今,郭晓在从事进口贸易的同时,也通过投资等形式与多家塞尔维亚企业建立更深入紧密的合作关系。
“塞尔维亚商界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和认可度很高。我们在当地组织的推介会常能吸引数百人前来参加。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也总能带给他们惊喜。我们曾在上届中东欧博览会的一场直播中,用7分钟卖完了一整条货柜的塞尔维亚咖啡。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同样满载而归。相信下一届博览会将迎来更多来自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的企业。”郭晓说。
将展示中国品牌的“窗口”开到斯洛伐克
最近,对身处斯洛伐克的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主席周彦君来说,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在家乡浙江举办的中东欧博览会。斯洛伐克是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之一。周彦君因为工作无法回国参会,但一直密切关注着与博览会有关的各类新闻。
“中国是斯洛伐克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年,两国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我们在斯洛伐克见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中国企业,斯洛伐克的红酒、水晶玻璃制品等特色产品也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谈到中国和斯洛伐克之间的经贸往来,从事进出口生意20余年的周彦君深有感触。
2001年,周彦君和家人赴斯洛伐克生活、发展。经过20余年的打拼,他在斯洛伐克20多座城市经营着大型零售百货超市和商业综合体,主要销售从浙江义乌进口的各类商品。
“家居用品、服装鞋袜、食品、化妆品、文具、玩具、宠物用品……我们超市的商品品类多达上万种,顾客在这里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周彦君介绍,他经营的大型零售百货超市,面积最大的超过5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00多平方米。琳琅满目的货架上,除了物美质优的日用小商品之外,还有手机数据线、耳机等电子产品。“现在,中国商品在当地顾客的印象里早已不只是价格实惠,还增添了品类丰富、科技含量高等新标签。”周彦君说。
近些年,周彦君在将“中国好物”源源不断地带到斯洛伐克的同时,也开始参与“反向”贸易,帮助斯洛伐克当地企业“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前两年,我将一家斯洛伐克红酒企业引荐到老家浙江青田,助力这家企业的多款红酒入驻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前阵子,这家企业负责人告诉我,进驻商品城的这几款红酒在中国卖得很好,供不应求。这次,这家企业也报名参加了中东欧博览会,希望结识更多中国买家。”周彦君说,这两年,他身边有越来越多斯洛伐克朋友被中国机遇所吸引,前往中国参加中东欧博览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各类展会。他也很愿意利用自身熟悉中斯双边情况的优势,帮助斯洛伐克企业更顺畅、更精准地找到理想的中国合作伙伴。
“斯洛伐克是全球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保时捷、奥迪、大众等汽车品牌在斯洛伐克设有生产基地。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中斯两国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当地民众都很期待中国新能源汽车能进入斯洛伐克市场。前不久,我还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一家大型商场看到比亚迪汽车的展示区。”周彦君说,他由此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布拉迪斯拉发核心地段打造一个新型商业综合体,汇聚中国的特色美食与企业品牌,“将展示中国品牌的‘窗口’开到斯洛伐克”。
作为一名行动派,周彦君已经开始考察寻找新型商业综合体的合适地点,并与当地商业部门积极接洽。“位于欧洲中部内陆的斯洛伐克被誉为‘欧洲的心脏’。我希望在这里开设的‘窗口’,不仅面向斯洛伐克民众,也能让更多欧洲民众看到来自中国的机遇。”周彦君说。
在“穿针引线”间感受中匈民心越走越近
本届中东欧博览会期间,匈牙利侨商应志丰格外忙碌。除了在自己企业的展台介绍匈牙利特色产品之外,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陪同来自匈牙利多地的政府官员和高校学者参与多项人文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
“近两年,匈牙利多所高校与宁波当地院校围绕农业、中医药、幼儿教育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往来日益频密。”应志丰介绍,不同于往届中东欧博览会主要邀请匈牙利企业前来参展,这次他将重心放在人文教育领域,希望借助中东欧博览会这一平台,在中匈高校之间牵起一条更加紧密的纽带。
应志丰在匈牙利生活近10年,涉足过外贸、旅游等多个行业。2022年,他多了一个新的身份——宁波市驻匈牙利联络处负责人。“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近年来不断深化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自2022年起,宁波市在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等国设立联络处。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处联络处的负责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志丰说。
新身份为应志丰打开了观察中匈关系发展的新视角。3年多来,他协助宁波的企业、高校与匈牙利同行建立密切联系、寻找合作机会,并在穿针引线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两国民众的心越走越近。
“这些年,到匈牙利发展投资的中国企业不断增加,仅宁波就有近20家企业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匈牙利市场。这些企业在匈牙利的投资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如今,中匈之间开通多条直飞航班,除了经贸往来之外,两国双向旅游、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前两天,一名长期从事中匈关系报道的匈牙利记者朋友向我由衷感叹道:‘当前匈牙利和中国的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应志丰说。
驶入“黄金航道”的中匈关系让应志丰有了更多干劲。在帮助中国企业落地匈牙利的同时,他希望能为中国消费者引入更多优质的匈牙利商品。“匈牙利的水果烈酒、托卡伊贵腐甜酒、鹅绒被、手工刺绣都很有特色。此外,匈牙利的牙科技术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牙科医疗设备及耗材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我希望今后能推动中匈在牙科相关行业的合作。”应志丰说。
本届博览会上,应志丰就“有备而来”。“我带来一张长长的任务清单,是许多不能前来参加博览会的匈牙利企业表达的需求,他们希望我在博览会上帮忙寻找能够对接业务的中国企业。大家都对中国大市场充满向往与期待。”应志丰说,他将继续奔走于中匈之间,为两国的互利共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记者 严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26日 第 06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