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双千万”历史性跨越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5591
主题
66043
回复
85697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28
特稿|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中拉双向奔赴的四季故事
0/33
经济大省挑大梁·韧性中国|双翼齐飞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0/2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经济韧性
0/25
数聚北疆 智启未来——国际媒体见证内蒙古数字经济崛起
0/23
从“种子方舟”到生态修复奇迹 外国记者在中国被狠狠“种草”
0/21
外媒观察:“草原云谷”绿电驱动算力是科技与自然共生的典范
0/23
东西问|欧理会前主席夏尔·米歇尔:平等互利的贸易环境利于各方
0/35
路透社:美国今年麻疹病例破千例 联邦政府应对能力受质疑
0/32
泰国海关查获238吨电子垃圾:从美国非法进口 会危害环境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双千万”历史性跨越
时间:2025-5-15 11:21
0
3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网:
中国汽车产业又迎来历史性一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上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
稍早前,5月6日,特斯拉中国的一则声明也引发全球关注:每一辆Model 3和焕新Model Y上超过95%的零件都产自中国。
这些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向“引领者”的实质性跨越。
哪些因素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历史性跨越?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技术进步正颠覆传统产业格局。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集科技与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从数据上看,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亦是增长主力。前4个月,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双千万”历史性跨越,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背后有着两大驱动力。
一是技术。
“技术平权”正在改写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在智能驾驶上,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也就是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57.3%,辅助驾驶逐渐覆盖到10万元及以下车型。
2025年以来,国内各大车企加速拥抱智能化,希望借此来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充电速度进入“分钟时代”、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等日渐普及。
新技术在国产新能源车型上的快速应用,极大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的提升,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二是政策。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拉动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起到关键作用。仅2024年,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就超过650万辆。
2025年汽车“两新”补贴政策亮点颇多。如,“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将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从国三排放标准放宽至国四。多家机构预测,“两新”政策有望给今年的汽车消费带来更大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省市乘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重塑竞争力。
2024年,重庆依靠汽车产业对工业增长的强有力贡献,成功实现经济总量对广州的“超车”,跻身中国经济第四城。
进入2025年,汽车产业的区域竞争格局加速变化。
一季度,安徽汽车产量反超广东,以76.17万辆居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猛增83%。
不久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直言,“今天的安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大省、创新大省、进出口大省、汽车大省。”
安徽汽车产业高歌猛进,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百年变局中构建新竞争优势实现突围的一个缩影。
不过,如果从大环境看,2025年前4个月“双千万”的突破也是殊为不易。
一方面,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个别国家针对汽车的关税政策给全球汽车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汽车出口方面,关税增加将削弱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成本优势。
另一方面,国内车企间竞争日趋激烈,政府部门系统施策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站在历史性突破的节点回望,中国汽车产业取得的成就,是技术进步、政策扶持等多因素共振的结果,既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力量,也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全新范式。
(“三里河”工作室)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龙广场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