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海外网评:中欧建交50年,“双向奔赴”故事多

时间:2025-5-6 21:59 0 5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资料图:中欧班列(图/新华社)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50年来,中欧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既造福双方人民,也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
中欧关系发展故事在持续“更新”。1975年5月6日,中欧老一辈领导人审时度势,以非凡的政治魄力冲破冷战隔阂,做出双方建交的历史性决定,打开了中欧交流合作的大门。此后,中欧关系不断深化发展: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欧盟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将中欧关系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今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电话,就中欧关系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达成重要共识,为中欧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了战略引领。当前,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未来双方的交流和理解将更加深入,并将为中欧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曾表态称,2025年是欧中关系的重要年份。欧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庆祝建交50周年,加强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强化伙伴关系,开辟欧中关系更好发展的未来。
中欧经贸合作故事越来越“有料”。1975年建交初期,中欧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而到2024年则飙升至7848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相较于宏观经贸数据,更为值得注意的是50年间,中欧经贸合作成果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渗透进彼此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国消费者在家门口的商场,就能选购到荷兰皇家菲仕兰的奶粉、西班牙的橄榄油,或是德国双立人炊具,这些优质的欧洲商品,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饮食与家居生活。而在欧洲,“中国味道”丰富了欧洲人的味蕾。在德国柏林的超市中,四川郫县豆瓣、山西老陈醋等中国商品摆上货架,在法国巴黎街头的咖啡馆,飘出阵阵云南咖啡的馥郁醇香……这些看似寻常的点滴,实则是五十载合作历程中,经贸纽带为中欧双方社会经济带来的深刻变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此次贺电中表示,过去50年,中国实现历史上最快的持续经济增长。欧盟和中国建立起广泛联系,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为双方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中欧共创未来故事不断“上新”。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量超过全球四分之一,只要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不会形成;只要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就不会发生根本逆转。面对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中欧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都反对单边霸凌,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多边主义是中欧最一致的共识。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贺电中强调,中欧双方要坚持多边主义,捍卫公平正义,反对单边霸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对欧中及弱势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欧中致力于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经济贸易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这符合双方和世界共同利益。
中欧建交50周年,既是双方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双方关系发展的新起点。期待中欧双方以此为契机,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经验,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巩固伙伴定位,扩大相互开放,妥处摩擦分歧,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海外网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