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塔吊长臂凌空挥动,钢梁稳稳吊装到位;焊枪火花不时闪烁,机械轰鸣交织回荡……“五一”假期,湖北荆门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里,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超级工厂项目二期建设工地上,一座现代化厂房拔节生长。
“一期工厂去年底投产,二期厂房今年开工,力争明年建成。”盯产线、盯工地,亿纬锂能副总裁、超级工厂产业化负责人彭爱成很忙,“大伙都铆足了劲赶工期”。
作为国内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亿纬锂能在荆门投建的超级工厂项目规划总投资108亿元。接连扩产,这家民营企业的信心从何而来?
市场有潜力。彭爱成介绍,超级工厂主要生产超大容量储能电芯,应用于船舶、电力、通信等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今年以来订单量明显增加,满产满销。”
创新添动力。“新能源赛道拼的是技术沉淀和持续投入。”彭爱成说,公司的超大容量储能电芯,不仅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还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每支电芯都有独立“护照”,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
政策更给力。荆门高新区发改局干部张国庆,常驻企业办公。2022年,荆门高新区为亿纬锂能成立服务专班,张国庆是其中一员,“专班已为企业解决电力扩容、物流通道等200多个问题,助力二期工厂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开工。”
亿纬锂能曾面临一个“老大难”问题——锂电池运输成本高。
一条铁路打破发展瓶颈。1个多月前,湖北首条锂电池铁路运输示范线在荆门试运行,企业生产的电池可由铁路运至广西,再通过海运发往欧洲……降成本、拓市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产业园越来越有‘家’的感觉了。”从广东惠州总部来到荆门的亿纬锂能员工朱海华见证着这里的变化,“最初,这附近还是一片荒地,打车都难。”
推动产城融合,破解“产强城弱”难题,荆门高新区以完整城市形态建设产业园。“附近新建了青年公寓、学校、医院、商超,让员工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彭爱成告诉记者,“我们全家都从广东搬来这里了。”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让“头回客”变“回头客”。自2021年首次在荆门布局电池产线以来,亿纬锂能已规划建设12个厂区,职工近1.5万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我们将继续加码投资,在荆门新建标准化工厂和企业研究院。”彭爱成说。
驱车行驶在荆门高新区,锂电池相关企业一家接一家。“在亿纬锂能带动下,40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形成一条年产值近千亿元的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到回收利用的闭环。”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辽介绍。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荆门高新区以锂电池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196.34亿元,同比增长41.1%。
天色渐晚,工地依旧热火朝天。工人头戴探照灯,踩着钢架接力作业,卡车进园区,又一批建材卸在堆场……(本报记者 强郁文)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5日 第 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