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时事评论
›
卡耶塔诺主张的法理基础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5404
主题
75858
回复
9632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时事评论
订阅
|
收藏
(
2958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7
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侨智侨力(侨界关注)
0/16
不让输赢定义自己的价值(人民家书·中华体育精神颂·全运家书)
0/16
数码竞争力跃升全球第四,香港做对了什么?
0/17
打造“不打烊”的博物馆
0/13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软硬件条件已具备(锐财经)
0/29
鲁班工坊架起技术合作之桥——“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参访活动侧记
0/30
新华社消息|“世界市长对话·上合峰会城市”活动在天津市举办
0/68
哥伦比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进博会是一个伟大的平台 明年将携更大展团参展
0/54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经验为埃及提供宝贵借鉴——访埃及沙漠研究中心主任胡沙姆·舒基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时事点评]
卡耶塔诺主张的法理基础
时间:2025-11-17 10:08
0
10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原载于《世界日报》)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艾伦·彼得·卡耶塔诺说:“若国际刑事法院(ICC)对参议员德拉罗萨发出逮捕令,最终裁决者必须是菲律宾法院。 ”此一立场的法理基础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交错之间梳理出四层核心论点。
首先是国家主权与属地管辖权。依《联合国宪章》第2条之主权平等原则,国家对其领土内人事享有完整司法管辖。虽《罗马规约》第12条赋予ICC一定权限,但此权限受“补充性原则”限制。依1987年菲律宾宪法,若国际协定与宪法冲突,后者优先。最高法院于 Lagman v. Medialdea(2019)案判决,已确认国际法须经国内立法转化始具拘束力,显示国内法院享有最终审查权。
其次是补充性管辖原则。依《罗马规约》第17条,ICC仅在一国“不愿”或“不能”追诉时方可介入。若菲律宾司法机构已对扫毒行动展开调查、审理或惩处,则属“有能力且愿意行使管辖权”,ICC无权干涉。检察官若主张介入,须证明国内程序刻意包庇或失效,但菲国多起涉案判决已反驳此说。
第三,退出《罗马规约》的效力。菲律宾于2019年正式退出,依第127条规定,一年后生效。 ICC仅能追溯至退出前之行为;若涉案行为发生于退出后,则无管辖依据。此外,依《司法法》与《引渡法》,任何外国或国际逮捕令须经国内法院审查符合“双重犯罪原则”方能执行,强化了菲律宾法院的把关地位。
最后,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宪法第3条与第14条保障人民不受任意逮捕与非经法律定罪之惩罚。 ICC若直接要求执行逮捕令而未经菲律宾法院程序,将构成违宪。
总而言之,卡耶塔诺以主权为盾、以补充性为矛,主张菲律宾法院对任何ICC逮捕令享有最终决定权。此立场建基于主权优先、国际条约之从属性、退出规约的效力与宪法保障原则,体现开发中国家在国际司法秩序中维护司法自主的法理逻辑。倘若从法理角度分析,这套论述确实自洽而完整;然而,若转向政治层面观察,从国内政党斗争,法律就会斜眼望向海牙。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