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凉州春色何处觅 笛声暗度玉门关(访古知新)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4642
主题
75096
回复
95468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3
红星照耀中国丨方舟引路 红韵兴村
0/36
“捡秋”走红的文旅启示(纵横)
0/56
冰箱贴,为啥能够火出圈?
0/49
李成钢:中美就关税等多项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0/51
李成钢:一个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 有利于中美 有利于世界
0/379
菲律宾又一华裔女市长被剥夺资格,将面临刑事指控!
0/52
文明互鉴看良渚
0/410
政变传闻愈演愈烈?
0/189
今日(10月27日)汇率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凉州春色何处觅 笛声暗度玉门关(访古知新)
时间:2025-10-27 08:51
0
6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日,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一同到旗亭(酒楼)饮酒。恰逢宫廷梨园的乐官和歌妓也在此聚会宴乐。三位诗人暗中约定,以歌妓们演唱的诗歌数量来一较高下,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
不一会儿,一位歌妓率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他得意地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记号。接着,另一位歌妓唱起了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中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在墙壁上做了记号。随后,王昌龄《长信怨》中“奉帚平明金殿开……”又被唱出,他再画一道,并调侃王之涣不如他二人。
王之涣自信地指着最美丽的一位歌妓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终身不与二位争衡。”果然,这位歌妓一开口,便是王之涣的千古名篇《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位开怀大笑,多喝了几杯。趁酒宴暂歇,记者在回廊拦住出来醒酒的王之涣,请他揭开《凉州词》的创作意旨。
万里河山入画图
记者:季淩(王之涣的字)先生,恭喜大作拔得头筹。“黄河远上白云间”气象雄浑,但是“上”字有些费解,河水怎能逆流而上?
王之涣(AI模拟):诗家之眼,非匠人之尺。那年深秋,我纵马驰骋在凉州古道,忽见黄河在群峰间如银带蜿蜒,其势仿佛直插云霄。这“远上”二字,是要让读者随我目光溯流追寻,感受大河与天相接的壮阔。
打个比方吧,我们画一幅山水画,远处的水总要画得高些,何况黄河的斜度本来较大。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从远说到近;我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从近说到远。此外,二者有着动静的不同。“黄河之水天上来”是结合水势说的,是动态,如泼墨写意。“黄河远上白云间”是作为一个画面来写的,是静态,如工笔长卷。“黄河之水天上来”因此带有强烈奔流的感情,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却近于一个明净的写生。
记者:后人不明此理,在刻印您的作品时,有时就改成了“黄沙直上白云间”。
王之涣(AI模拟):“黄沙”当然是可以“直上”的。但是从形象上说,“黄沙直上白云间”不太理想,因为“黄沙”如果到了“直上白云间”的程度,白云势必就变成了黄云,就成了王维笔下所谓“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了。再厉害点儿,如果达到黄沙蔽天的程度,像王昌龄写的,“大漠风尘日色昏”,怎么还能有白云的联想呢?“黄沙”“白云”在形象上是不统一的,不协调的。
记者:是的,真那样了,我们称之为沙尘暴,确实不好看。再请教一下,“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城,是否说的是玉门关?
王之涣(AI模拟):此乃诗家笔法。凉州辖境东起黄河西岸,西达敦煌,境内堡寨星罗棋布。那座矗立于巍峨群山中的“孤城”,是我眼中边塞戍守的缩影,是无数戍边将士的具象化身,未必特指某城,却凝聚了所有边城的孤寂与坚毅。我用孤城与万仞山做对比,既要写出戍守之艰,更要凸显军旅之傲。
笛声里的春天密码
记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世人多认为是摹写边塞苦寒,您用意是否在此?
王之涣(AI模拟):此中另有玄机,实际藏有春色。北朝《折杨柳歌辞》里说:“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原是表达行客离情的歌曲,而且曲子是用胡笛吹的,自然更是带着浓厚的异乡情调。我朝诗人经常借鉴其意境。
比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还有,刘长卿《听笛歌》也说:“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随风飘向何处去,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
诗中的“折柳”“杨柳”指的都是这支曲子。值得注意的是,这支曲子又总是与春风紧密联系着的,李白诗中如此,刘长卿也如此。我还有一首《送别》诗说:“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杨柳”既是“东风树”,当然与春风就密不可分。
记者:在诗歌中,杨柳确实春意十足,而且还和离别之情密不可分。
王之涣(AI模拟):是啊,春天是快乐的,离别是苦涩的,杨柳把这两种情绪连接起来,这就成了一种复杂心情的交织。王维有名的《渭城曲》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方面是“客舍”是“离情”,一方面是“柳色”是“春天”,也是利用了这个矛盾,写出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折杨柳歌辞》这支曲子又多了一段历史关系。
记者:怎么理解?
王之涣(AI模拟):它的另一首歌词里说“遥望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孟津河在河南,那里古代原是中原地带,本地所习见的杨柳当然很多,歌曲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可是杨柳虽是本地习见的,歌曲却是胡曲。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这个带有浓厚民族感情的杨柳,如今却出现在一支“不解汉儿歌”的典型胡曲之中,这就又多了一层复杂的历史情调。
羌笛幽怨中的希冀
记者:在玉门关一带,有那么多杨柳吗?那里的春天既然很少,杨柳想来也是难得的,胡笛的曲子里为什么还要吹起杨柳的幽怨呢?
王之涣(AI模拟):诗写的是凉州,还没有到玉门关,却已是胡汉杂居的地方,所谓“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番歌三两声”,边塞的情调很浓厚,从这里再想象玉门关,就更多了对乡土的怀念,这是一种“越离家越珍惜”的感情,而到了连杨柳都没有的时候,笛中的杨柳也就成了美好的怀念。因此,我的发问仿佛是责备这个曲子,其实正是想听到这个曲子,正话反说,自我慰藉。
我们无妨把这两句话的逻辑翻过来想想,那就是说:既然羌笛还在埋怨杨柳,岂不是意味着春风已到了玉门关吗?这就出现了语言上的奇迹,说“春风不度玉门关”,而玉门关却透露了春的消息。诗中毕竟说的是“不度”,这就又约制了尽情度过,仿佛春风在“关”上欲度未度的当儿,左右徘徊。这就有了一种回环往复、情怀萦绕的感觉,印证了出关人复杂的心绪。
记者:明白了,说“何须怨”,其实是欲扬先抑。羌笛吹得越是哀怨,越暴露对春天的渴望。而“春风不度”的断言,反而让读者在否定中寻觅到春的踪迹——那笛声本身,不就是心灵的春风?所以您是在荒凉中埋藏下希望。
王之涣(AI模拟):正是。这是一个边塞之春,而边塞的春天很短,但凡有一点春意,哪怕是笛声中的春意,都令人向往。正像严冬之后,冰河初解,原野明净,这种出现在初春转折点上的景象,别有一番新鲜迷人的地方。我想捕捉的,正是边塞将士在寒境中依然葆有的生机。就像“客舍青青柳色新”,离愁与春色交织,方见人生厚度。
正是诗中这一点清新明晰之感、遥迢的向往之情,构成了边塞之春的图像,它才为“春风不度玉门关”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就此玉门关才不再是荒凉的,而是美丽的,充满希望的。(本报记者 熊建)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0月27日 第 09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