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后的Manus1.5可以切换1.5和1.5 Lite,免费用户只能使用Lite。我们选择Manus 1.5来进行测试。 输入Prompt:帮我做一个网页版的复古 Mac OS 桌面。 1、外观风格:要像经典的 Mac OS 9 系统,有标志性的顶部菜单栏和可以拖动的窗口。 2、内置软件:桌面需要包含三个基本软件:一个可以打字的“记事本”,一个能用 AI 画画的“AI 画家”,以及一个“计算器”功能。 3、账户系统:这个网站必须有账户系统。
开始测试,可以看到Manus的界面没什么变化,左边是对话框,右边可以看Manus操作云电脑的过程、预览代码和项目。
Manus创始人肖弘提到,他们选择的是先构建强大的通用内核,让各种场景自然涌现的路径,“Manus 首先是一个 Agent architecture,然后才是一个产品”。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不做基础模型,而是把精力放在工程、架构和产品打磨上,做出顶尖的 Web 开发能力,这本身就证明了在 AI 时代,创业公司依然可以通过工程创新找到位置。
最后,坦白说,现阶段的大多数“一句话生成”类 AI Agent产品,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更多还是做玩具、做Demo的阶段。至少从这次体验来看,Manus 1.5 算是把“玩具”这件事做的更进一步了,整一句Prompt,产出的完成度让人惊艳。当然它也不完美,比如一直被吐槽的积分消耗快这些槽点都存在,以及我们这次没有加入更复杂的测试。但关键在于方向,如果 AI Agent 能从偶尔能用进化到基本靠谱,那距离它真正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