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锐财经)

时间:2025-9-13 09:29 0 4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江西省宜春市将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申请纳入当地提振消费重点工作任务,搭建零售、百货、娱乐消费多业联盟促销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多领域消费互动。图为9月11日,消费者在宜春市袁州区凤凰街道一家商店选购洗衣机。

周 亮摄(人民视觉)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为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
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例如,去年二、三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财政部门9月底迅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
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支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畅通经济循环。过去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国家账本民生底色更足
翻开国家账本,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蓝佛安表示,“十四五”以来,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不断拓展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80元增加到700元;全国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均提高20%左右。截至目前,全国超10.7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2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推动城乡、区域之间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截至目前,全国50多万个建制村全部修通硬化路,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达90%以上。
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扩容下沉——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约200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今年秋季学期预计惠及1200万儿童。累计安排资金超800亿元,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能力建设,强化多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培养。
更好满足多样化、家门口的民生需求——“十四五”以来,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人次达5.6亿,减少群众垫付资金5900亿元。
扩大内需打出“组合拳”
“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部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以就业带动增收——财政部实施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过5000万人。
激活消费潜力——财政部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共投入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释放乡村消费潜能,“十四五”以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4%。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高质量需求——财政部发挥专项资金作用,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以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深入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支持37个城市加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扩大有效投资——近两年,财政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过去五年间,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蓝佛安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稳定发展,能够带动规模可观的投资需求,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财政部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蓝佛安说。(本报记者 汪文正)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3日 第 03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