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资讯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愿做一盏灯,照亮山里娃的未来(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3005
主题
73457
回复
9358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7
香港贸发局上调今年香港出口增长预测
0/7
脑机接口“接”入现实要多久
0/11
“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0/11
“柬中拓展农产品贸易空间巨大”
0/7
经济景气水平继续保持扩张(锐财经)
0/7
你如何处理大件旧物?
0/22
从抗战“以笔为帜”到AI智媒发展,海外华文媒体昆明论剑
0/134
差点被拐骗至泰国!又一对夫妻被菲移民局拦截!
1/361
菲总统府预算猛增,众议院呼吁审查!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愿做一盏灯,照亮山里娃的未来(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
时间:2025-9-8 09:51
0
4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图为刘秀祥。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广大教师身体力行,主动以教育家为榜样,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执教的理想和追求,把“师德师风”转化为鲜活具体的实践。如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的现象蔚然成风。在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优秀教师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教师刘秀祥。
“当时离开是为了摆脱贫困,但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刘秀祥,曾经“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
1986年,刘秀祥出生在望谟县一个偏远山村。幼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身患疾病,刘秀祥独自承担起维持生活的责任和照顾母亲的重任。
捡废品,打零工……尽管生活艰难,刘秀祥始终没有放弃读书上学。没钱交学费的时候,老师为他垫付了学费,并告诉他“你来读书就好”。这句话激励着刘秀祥坚持刻苦学习,也让他至今记在心里。
2008年,刘秀祥考入山东省的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放心不下母亲的他,决定带母亲远赴山东求学。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
大学四年,刘秀祥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还要一边照顾母亲。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各种兼职,将打工所得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母亲的住院治疗,一部分寄回贵州资助初中捡废品时认识的3个弟弟妹妹上学。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进入山东一家企业工作。“原来我的想法很简单,想和母亲在外面有住的、有吃的、有穿的就好,剩下的钱寄回老家,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刘秀祥说,但是没过多久,他资助的一个妹妹打来电话,告诉他自己不想读书了,无论他怎样劝都没用。
这件事让刘秀祥意识到,对山里的孩子来说,仅有经济支持远远不够。他下定决心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放弃城市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刘秀祥犹豫过吗?
“从来没有犹豫过,我觉得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大山。”刘秀祥说,“当时离开是为了摆脱贫困,但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后来,刘秀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特岗教师,如愿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有我在,就能给更多的孩子一种力量”
望谟县曾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县。这里大部分土地是山谷丘陵,当地人对教育也不够重视。当时,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
刚回家乡时,刘秀祥发现,很多孩子觉得读书没有用,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因此,除了日常教学,他利用周末和假期,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劝返失学学生。
然而,这条劝学之路并不好走。
“我也吃了不少闭门羹,得不到一些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越是这样,越坚定我扎根山区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我不想让这些孩子们重复他们父母的人生。”刘秀祥说。
10多年过去了,刘秀祥几乎跑遍了望谟县每个乡镇,骑坏了近10辆摩托车。令人欣慰的是,他劝回了1800多名学生重返课堂。
于是,孩子们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我们就像亲密的家人一样。孩子们都很依赖我,觉得我往那个地方一站,就能给他们一种力量。”刘秀祥说,每天清晨,孩子们在校园里看到他,就会传话说:“祥哥来了,赶快奋斗!”
是的,刘秀祥的学生不喊他刘老师,大家喜欢叫他“祥哥”。
“可能那个地方不缺一个老师,但是有我在,就能给更多的孩子一种力量。”刘秀祥说,如今,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义务教育不仅免学费,还建立起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一系列绿色通道,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
2020年,望谟县摆脱了贫困,教育设施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也实现显著提升,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看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刘秀祥感到特别高兴。更让他自豪的是,他们培养的许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反哺这片土地,投身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与此同时,乡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得到更多支持和保障。例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专门针对教师工作能力提升的一系列高质量培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运用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等。“这些培训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标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刘秀祥说。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这些年来,刘秀祥切身感受到教师待遇的持续改善。“从工作至今,我一直住在学校教师公寓,生活和工作都很方便,圆了乡村教师‘安居梦’。”他说。此外,乡村教师每月可领取一定的生活补助,望谟县教师凭教师资格证还能免费游览贵州省内所有国有A级及以上景区。
“未来的中国,就在今天的课堂里”
这些年,刘秀祥创建了“刘秀祥名师劳模工作室”,工作室主要聚焦公益讲座、教师研修学习、学生德育教育和公益助学。
“10年来,公益讲座覆盖了全县所有中小学校,我们的教师研修学习覆盖全县4000多名教师,也教学生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体验长征精神等,教师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阳光。”刘秀祥说,在望谟县,他们在5所学校设立了学生社会助学金,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困境,截至目前,资助贫困孩子超过1万人。
当前,党和国家倡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
“我始终坚信,我们的样子,就是孩子未来的样子。”刘秀祥说,无论孩子出生在哪里,在怎样的环境或是怎样的家庭,他们都应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刘秀祥任教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70%的孩子都要住校。孩子们的学习、穿衣吃饭、健康冷暖、心情好坏,都是刘秀祥上心的事。“我一直住在教师公寓里,所以经常会分批次邀请孩子们到家里做客,我当主厨,孩子们打下手,干锅牛肉、麻辣火锅是孩子们每个周末最期待的大餐。”刘秀祥说,他还会带每一届孩子到自己老家去,让他们看看自己曾经居住的老房子。孩子们看后会感叹说:“祥哥在这样的环境都能走出来,我也一定能。”
这时,刘秀祥总会耐心地告诉他们:“人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可能我们的家乡有千般的不足,但是这方水土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做躬身入局者,学有所成之后,回到家乡努力去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好。”
刘秀祥始终认为,老师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未来,“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就要把孩子培养成那个样子。未来的中国,就在今天的课堂里。”
“生在这个时代,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幸福。”刘秀祥说,如今,望谟县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老百姓对老师格外尊重、认可。教师们工作踏实努力,全心全意地帮助每一个孩子更好地成长。而他,愿意做一盏灯,照亮山里娃的未来,守住每一个孩子的梦,成就他们美好的未来。(本报记者 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08日 第 09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