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斯里兰卡频道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要把日寇驱逐出祖国,要把他在台湾的镣锁打碎!”(“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2417
主题
72869
回复
92945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38
今日(8月27日)汇率
0/38
第二十六届宗联杯乒赛女团竞技圆满结束
0/40
中正学院85届级友盛大举办毕业40周年庆典
0/28
菲律宾餐馆商会新届职员就职典礼
0/25
二零二五年正友杯篮球锦标赛在母校思源体育馆隆重开幕
0/27
中华崇仁总医院8月30日医学讲座
0/25
洪门进步党总部配合马尼拉华人区义诊中心举办义诊赠药
0/25
蔡志河慨捐马尼拉华人区义诊中心医药补助金
0/27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要把日寇驱逐出祖国,要把他在台湾的镣锁打碎!”(“追寻台胞抗日足迹”系列④)
时间:2025-8-27 09:05
0
3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图为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内的展览。本报记者 金 晨摄
浙江金华,婺州老城古韵悠悠。熙熙攘攘的酒坊巷上,台湾义勇队纪念馆,这一座中西合璧式的民居建筑令不少来往过客驻足。推开质朴的黑漆木门,斑驳的白墙、泛黄的信件、激昂的战歌,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1939年2月,一群来自宝岛台湾的热血儿女在抗日名将李友邦的带领下,胸怀“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之爱国信念,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足迹遍及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
“我们是抗日的义勇军,是台湾民族解放的先锋队,要把日寇驱逐出祖国,要把他在台湾的镣锁打碎!”这是他们当年高唱的战歌。他们就是参加祖国抗战斗争中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台胞抗日队伍——台湾义勇队。
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
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台北县芦洲乡(今新北市芦洲区),是家族由福建同安迁台的第五代。李友邦自幼就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对日寇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深感痛恨。16岁就读台北师范学校期间,李友邦加入了蒋渭水等抗日志士所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
1924年,李友邦与后来成为台湾共产党员的林木顺等人策划袭击了台北的日本警察派出所,遭到日本殖民当局的追捕。在抗日同仁义士的帮助下,李友邦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就读。“救祖国、救台湾”的革命思想,自此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李友邦号召散居大陆各地的台胞积极投身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与救国运动。他向所有台湾同胞高呼:“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欲致台湾革命之成功,必先求中国抗战之胜利。”
1939年2月,李友邦在金华成立台湾义勇队,并组建台湾少年团,活跃在浙江、福建的抗日前线。不少旅居闽浙一带的台胞积极响应,加入队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至1945年,台湾义勇队已从初期的30余人发展到逾380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唯一一支由台湾同胞组成的、具有正规军编制且直接参与祖国抗日战争的队伍。
台湾义勇队的队员臂章上都印有“复疆”二字,表达了光复台湾的意志。李友邦在成立大会上呐喊:“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正式成立了,爱国台胞要举起抗日、爱国的大旗,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奋斗到底!”
团结一心,为民族存亡而战
台湾义勇队和少年团成立后,以抗日救国为己任,各尽所能,积极从事宣传教育、对敌政治工作、战地医疗、生产报国等工作,为抗战事业作出诸多贡献。
医疗服务是台湾义勇队的工作重点。他们在金华创办抗战时期第一家“台湾医院”,对军人、出征人员家属及贫苦民众一律免费。百姓十分感激这些施医施药、不求回报的白衣天使,亲切称他们为“台湾医生”。
之后,台湾义勇队又在浙江兰溪、衢州和福建建阳相继建起3家医院,并在乡下设立医疗所和巡回医疗队,有的还直接到前线参加战地救护,救助了许多危难中的生命。1940年,侵华日军在金华、衢州等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细菌战,“台湾医生”迅速反应,隔离消杀、发放防疫手册、焚烧污染物……为防止疫情扩散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0年4月,台湾义勇队创办了抗日救亡进步刊物《台湾先锋》,向更多台胞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一些队员还充分发挥精通日语的优势,翻译了大量日军文件,审讯教育俘虏,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对日军进行反战宣传等。
台湾少年团的团员们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他们是如此稚弱,年龄只有7岁至13岁,本应该是天真、无忧、备受呵护的时光,但逢着国难家仇,也挺身站了出来,勇敢地承担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了……”团员们身着军装,奔波在闽、浙、赣一带,有声有色地开展抗日活动。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战胜利的喜讯传来,全国人民奔走相告。同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台湾复归祖国版图。李友邦兴奋地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爱国的台湾同胞,堂堂正正地回家乡去见父老兄弟了!”
矢志不忘,爱国精神薪火相传
“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台湾同胞没有缺席。”金华市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主任、台湾义勇队纪念馆馆长郑小琳对记者说,台湾义勇队为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是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杰出代表,“这段光辉历史不容遗忘,台湾同胞的爱国情怀不容抹灭”。
今年6月,《台湾义勇队档案》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625件原始档案作为确凿物证,清晰还原了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复台湾的历史,有力证明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客观事实,对唤起两岸共同记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岛内,位于新北市芦洲区的李友邦将军故居,如今已是“芦洲李宅古迹暨李友邦将军纪念馆”,成为宣传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历史的一处重要场地。李友邦将军之子李力群介绍,每年的10月25日即台湾光复纪念日,芦洲李宅都会举办庆祝活动,缅怀先辈精神。他也将父亲留下的全部历史档案整理、捐献出来,期望有更多人铭记两岸同胞共同保家卫国的历史。
“我父亲一生的愿望就是光复台湾,他抗日的最大心愿,就是让台湾回归祖国。”如今,80岁高龄的李力群依然积极奔走两岸,向两岸同胞讲述父辈英勇抗日的事迹,传承父辈的爱国爱乡情怀。“如果我们为国为民,则其身虽死,而精神仍永存世间,万古长新,反之,即生亦无意义。”这句李友邦生前所言,李力群至今铭记在心。在他看来,这是父亲一生的写照,也是他最想传达给年轻人的话。(本报记者 汪灵犀 金 晨)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7日 第 04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律宾新闻
吃货天地
时事评论
菲龙广场
国际新闻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