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大咖「下凡」,短剧变天?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588
主题
154605
回复
18102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71
【李婉华】荧幕史上最美的紫衫龙王
0/72
重温经典|“吕布”张光北谈《三国演义》的“情”与“义”
0/69
《凡人修仙传》暑期档热播,口碑热度双高实现类型破局表达
0/68
央视纪录片《创新的征途》走进泰达企业云圣智能
0/71
《锦月如歌》互送礼物、接近试探,楚昭并不是真的“喜欢”禾晏!
0/76
丁元英 VS 公孙胜: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草绳!
0/76
《大唐重案组》8月12日开播!双锋破长安迷雾 六卷阅地狱人间
0/75
微短剧“首集0.9元”?小心掉入反复充值陷阱!
0/70
曹骏赤袍魔君大片首发 全新反派造型闯入Ai赛道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大咖「下凡」,短剧变天?
时间:2025-8-13 09:46
0
7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以央视背书,头部视频平台出品,动辄数千万投资的短剧,兼以知名影视演员入局的行业态势而言,虽不能断言观众分流的倾向,但迫使短剧行业在题材和拍摄制作上的精进,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 布赫
编辑|晶晶
排版|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2025年8月7日
很难说“正规军”下场对短剧行业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何种变化,但它迫使原本在行业内尚属“舒适”的一些头部平台与公司,花大力气打造精品剧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本周一(8月4日),红果平台在飞书后台加白的编剧群里发布通知,表示将严厉打击剧本抄袭,并说明此后一经发现,将全面拉黑所有成绩,永不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红果同时补充说明,不接受工作室甩锅给编剧。
如果结合此前行业几个头部短剧公司发布的声明,指控某海外APP的抄袭行为,对照之下,不难发现无论是否是小程序剧或其他短剧,今后“同质化”的内容创作基本都有躺枪的可能。
但问题来了:
什么样的行为算抄袭?短剧抄不了短剧,那抄影视(长)剧呢?
另外,也有人认为有些“抄袭”纯属平台内部审核时间过长导致——
一个剧本在审核期内同时投递其他平台,结果没想到这边审过了,那边早就拍了。
这种不稳定的供求关系也让一些短剧“看起来差不多”。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在表明一件事:
现下所有在短剧行业内早已轻车熟路的人,压力较之以往大了很多。
他们面对的不只是剧本“抄袭”和观众在某阶段内的审美取向,还有来自传统影视行业的跨界竞争。促使大家或被动,或主动选择“进化”,至少尽早抓住一部分观众才是当务之急。
01官媒背书,三部大手笔短剧打破行业“传统”
今年5-7月份,两部短剧的投放引起行业内外普遍关注。
一部是首部投资过亿(片方介绍)的“天价”短剧《狮城山海》,《光明网》报道称其是(微)短剧领域的以此“跃迁式”尝试,并认为其“不仅打破了传统微短剧的题材局限,更以精良制作和独特叙事风格为行业树立了全新标杆”。
在题材选择上,《狮城山海》讲述了南洋一代华人在漂泊中的努力生存,制作团队不仅在马来西亚当地实景搭建2.4万平米的南洋街景,还借鉴了当地华人华侨珍藏的民俗服饰,力求实现“电影级”的服化道投入,让当地风情成为叙事的一部分。通过“山海帮”的粉都群像,展现华人在殖民统治下的血泪悲歌。
作为“大视听” 重点网络文艺精品项目,同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 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狮城山海》首播平台是央视八套,独播平台在腾讯视频,站内播出热度超越《执笔》,创下短剧最高热度纪录。
该剧不仅有巍子、黑子、杨旭文和岳丽娜等演员主演,更有TVB演员吴启华、许绍雄等加盟。每集20分钟的时长内,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南洋历史场景的复刻,有心人还会发现,连群演穿的木屐都是从当地古董店里淘的,群演连口音都颇具地域特色。
另一部是万茜、秦俊杰等主演的民国悬疑剧《朱雀堂》,7月4日在腾讯和爱奇艺上线后,豆瓣开分直接给到9.5,开播四小时内热度突破18000,同样每集时长20分钟,该剧从1929年上海滩发生的一起壁橱双尸案入手,法医、女警探和朱雀堂舞厅女老板之间产生一番虚实纠葛。
《朱雀堂》的宣传Title是
“国内首部全程采用4K超高清拍摄的微短剧,把电影级的视听标准搬进了微短剧赛道”。
该剧的投资规模较之《狮城山海》“略逊一筹”,有媒体称在4000万RMB左右。
此外,还有一部今年5月25日开机,目前待播的《奇迹》同样备受瞩目。
目前官方资料显示该剧24集,时长未知,投资5000万RMB左右。讲述深圳这座城市45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众多人物的刻画聚合一起,诉说“奇迹”的诞生之源。
演员阵容更为豪华,胡歌、白宇、张颂文、刘威、刘敏涛、欧豪、雷佳音、王骁、闫妮、胡亚捷、郭京飞、毛晓彤、郭晓东、于适……首播平台也是央视。
上述三部短剧无论是投资规模、演员阵容还是服化道制作等,都在“吊打”现在一般认知的短剧,包括精品短剧。
几千万甚至上亿RMB的投入规模,也远非行业内过百万即称“精品”的短剧可比。
最重要的是,自短剧行业2020年代至今凭借各种题材积累人气的短剧演员们,也会因为“正规军”下场面临一次洗牌。
至少,短剧不再是影视咖位的分界线——
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明星和公司进入短剧领域,短剧行业的既定格局前景未明。
02女星加持,放下身段凭情怀出圈
今年年初,一直颇具争议的女演员刘晓庆主演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上线,对于这位一直走在时代前端的“弄潮儿”,不少观众都表示有些惊讶。该剧故事同样延续了去年较火的中老年婚恋题材,74岁的刘晓庆饰演50岁的女医生,和小她30岁的演员在剧中谈起了恋爱。当然,准“对象”自然是表面农民工,其实是一位地产总裁。
据当时主创团队所言,该剧是为刘晓庆“量身定做”,即通过《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让大家看到她在新领域的尝试。
也是在年初,59岁的李若彤主演的短剧《午后玫瑰》上线东方卫视并在黄金时段播出。该剧的故事则聚焦中年女性重返职场,首播时段收视率仅次于彼时的长剧《六姊妹》和《唐朝诡事录之西行》。
这个成绩让《午后玫瑰》制片人都大感意外,表示其在某音和卫视播出的数据显示,这部作品涵盖不同年龄段观众。这也让对方意识到短剧在小屏与大屏呈现的不同影响力——
至少从这部剧的热播反馈数据看,观众不分平台都选择了“认咖”。
鉴于李若彤本身的明星效应与流量话题,“小龙女出演短剧”本身的噱头就足以引动不少观众分赴不同平台观看。
相较于刘晓庆和李若彤,舒畅凭短剧《凤栖今朝》再度翻红,开播即登顶红果短剧热搜榜,年初主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同样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有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看她的短剧切片时表示“舒畅一出现,画面瞬间变得高端了”。
其实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在长剧领域的许多演员“降维”短剧领域后的观感。
相较于在电影和长剧领域“拼杀”,观众对印象中的一些演员进入短剧领域尚有“滤镜”,侧面也反映出短剧行业无论创作出多少产值,依然没有摆脱一种约定俗成的偏见。
哪怕行业头部平台一直在努力推出各种题材的精品剧以“稀释”观众的看法,但正如“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短剧“起家”初期的乱象至今依然困扰这个已让不少人侧目的产品。
短剧已成为长剧演员,或亟待转型求存的长剧演员们的新阵地。这个现象在2025年已然成立。拍摄周期短、年龄壁垒低,且对跨界认知无感,多凭“童年滤镜”热烈欢迎长剧演员的消费情感不容小觑。
而
以央视背书,头部视频平台出品,动辄数千万投资的短剧,兼以知名影视演员入局的行业态势而言,虽不能断言观众分流的倾向,但迫使短剧行业在题材和拍摄制作上的精进,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目前,行业内对短剧的认知也在分化,一部分行业观点认为,短剧赖以发展并形成足够吸引力的制胜法宝依然是“满足爽感”。
03趋同进化,降维增压迫使短剧质量精进
如上文简述的红果声明,说明行业内部面临市场受众的周期反馈作了一定的策略调整,客观上在积极完善自身产品内容的同时,也在尝试杜绝困扰行业的顽疾——
大家都在追求“爽感”的同时,审美疲劳同样也可能成为掣肘短剧发展的隐性“癌症”。
尤其当投入体量充足的“行外力量”介入既定的行业生态后,短剧在尚未像影视剧那样形成固定IP和明星效应的发育阶段,面对的冲击可想而知:
“虎妈”“雌竞”“恶婆婆”这类在短剧领域曾被夸张描述的形象,本就取材于影视剧和网文的创作灵感,稍加调整同样可以“升咖演绎”。
或许现在这种外部压力并不能对既成的短剧题材(包括演员)形成足够的威胁,短剧行业在选题、内容及表演上还可以凭借天马行空(相对)的爽感体验占据一定地位,但肉眼难以察觉的变化,会随着未来某一部作品的成功彻底改变行业态势也未可知。
就像《朱雀堂》这种平台自制短剧,有观众认为除了万茜主演的噱头外,该剧的风格和中式悬疑恐怖的氛围让人想起曾经爆款的《河神》,其当年带动平台自制剧的广告投放模式与分账模式,或许也会改变如今短剧的制播手段。
此外,面对降维短剧投放,有行业观点指出,摆脱“土味”标签进入主流文化视野,更是短剧未来亟待调整的创作方向。作为目前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630多亿的文化产业,短剧正从“流量游戏”转向“品质竞争”,短剧的终极使命不再是制造“电子榨菜”,而是向传统影视剧行业学习并趋同进化。更加精细化的表达才是未来获得市场认可的唯一出路。
整肃行业乱象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开启“短而不浅,微而愈精”的短剧新纪元,则是大咖“下凡”后促使短剧行业集体“惊醒”的重要信号。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龙广场
华人世界
国际新闻
菲律宾新闻
汇率l历史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