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8月1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智能”凝胶让糖尿病伤口愈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548
主题
154565
回复
18097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43
暑期档现实主义佳作!《不再退缩》父女合力逆袭人生
0/42
没人敢说?整容脸配上年代剧,《生万物》“红毯脸”也很让人绝望
0/39
网络剧《乱码迷局》定档8月13日 抽丝剥茧“解码”正邪较量
0/42
《利剑玫瑰》热播,胡茜茜凭郑薇薇一角展现扎实演技
0/44
38集《子夜归》终于定档,主演阵容颜值好高,大胆预测这剧会火!
0/41
《光阴的故事》:跨海祭妈祖,同根念故乡
0/43
高分腐剧《海洋之恋~爱之归处~》
0/40
民国探案剧❗️冷面探长✖️推理迷女大❗️殺疯了
0/44
哇塞‼️原来黄宗泽和徐子珊合作过这部剧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8月11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智能”凝胶让糖尿病伤口愈合速度翻倍
时间:2025-8-12 09:47
0
36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月11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自由交流与共享:单克隆抗体背后的成功密码
1975年,《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改变现代科学与医疗的研究,首次描述了实验室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单克隆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能够精准识别病毒、细菌等外来抗原。由于其可大规模生产并针对任意靶标设计,现已成为科研和临床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截至2024年,全球已有212种抗体药物惠及数千万患者,市场规模达2500亿美元,预计五年内将翻倍。这一产业的崛起源于科学家对抗体结构的长期探索。20世纪60年代,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的科研人员揭示了抗体的基本结构,但仍不清楚其如何特异性识别抗原。随后,科学家提出体细胞突变理论,以解释了抗体多样性的来源,并成功在实验室培养出抗体产生细胞,最终通过杂交瘤技术实现了单克隆抗体的无限生产。
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全球科学界的开放合作。MRC等机构并未急于申请专利,而是免费共享细胞系,加速了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尽管当时的管理模式较为宽松,但自由的知识与材料交换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诞生。如今,单克隆抗体产业仍在快速发展,科学家正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设计更高效的抗体药物。
这一历程表明,重大科学突破往往源于基础研究的积累与开放协作。当今科研生态虽更体系化,但资助机构与政策制定者仍需反思:过度复杂的资助和管理体系是否会阻碍创新?单克隆抗体的成功证明,科学进步的核心仍在于自由交流与共享。
《科学通讯》网站(www.sciencenews.org)
未来疫苗接种可能这样:像刷牙一样简单,用牙线就能完成接种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给小鼠使用牙线,探索了一种新型疫苗接种方式。这些牙线上涂有灭活的流感病毒或实验室制备的病毒片段,目的是通过牙龈递送疫苗,使小鼠获得免疫力。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口腔和鼻腔等黏膜组织是病原体常见的入侵路径,直接在这些部位激发免疫反应可能更有效。然而,黏膜组织的紧密结构使得疫苗难以渗透。研究人员此前已尝试通过颊贴或舌下滴液等方式递送疫苗,但效果有限。后来,科学家发现牙龈与牙齿连接处的结合上皮细胞排列较松散,可能是理想的疫苗递送位点。但这一位置位于牙龈线下,精准靶向成为挑战。
实验初期,牙线容易从小鼠下门齿滑脱。后来,研究人员利用钥匙环固定小鼠下颌,成功实现了疫苗递送。操作时,需两人配合:一人固定麻醉后的小鼠,另一人使用疫苗涂层牙线清洁其牙龈。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流感疫苗涂层牙线均能有效激发小鼠的免疫反应,提高其存活率,且不影响正常进食。
与鼻喷疫苗相比,牙线疫苗的安全性更高,因为鼻腔与大脑相连,可能引发神经副作用,而牙龈疫苗则无此风险。不过,鼻喷疫苗对黏膜的保护可能更全面,能更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未来,研究人员计划在牙线疫苗中添加佐剂,以增强抗体的生成。
目前,该技术仍需优化。初步人体测试中,疫苗牙线仅能将60%的剂量递送至目标位置。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开发更易操作且剂量稳定的工具。如果成功,这种无痛、无针的接种方式有望实现自我接种,在疫情期间大幅提高接种效率,避免人群聚集。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中国科学家研发“智能”凝胶:糖尿病伤口愈合速度翻倍
慢性糖尿病伤口(包括糖尿病足溃疡)因血管生长受阻而难以愈合,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中国科研团队在创伤专业期刊《Burns & Trauma》发表的最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疗法:通过将携带miR-221-3p(一种微RNA)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与GelMA(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凝胶结合,靶向血管生成抑制蛋白TSP-1,开发出新型生物活性敷料。该技术不仅能加速愈合,还可促进血管形成,为糖尿病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带来了革命性治疗方案。
糖尿病伤口(尤其是足溃疡)因血流减少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愈合缓慢且不完全,其中抑制新血管生长的TSP-1蛋白是关键因素。尽管现有疗法众多,如何突破这一愈合障碍仍是未解难题。随着全球糖尿病病例激增,针对伤口延迟愈合根本原因的新疗法已成为研究重点。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公布了一种结合miR-221OE-sEVs(可靶向降低TSP-1水平的工程化细胞外囊泡)与GelMA水凝胶的缓释系统。动物实验显示,该技术使糖尿病小鼠伤口血管生成显著增加,12天内愈合率达90%,远超对照组。
研究发现,高糖环境会提升内皮细胞中TSP-1水平,抑制其增殖迁移能力——这正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过程。通过应用靶向抑制TSP-1表达的miR-221-3p,研究团队成功恢复内皮细胞功能。将工程化囊泡封装于模拟细胞外基质的GelMA水凝胶中,可实现药物在创面处的精准缓释。
未来,该技术或可拓展至其他慢性伤口(如血管性疾病所致溃疡)甚至骨与软骨再生领域,成为再生医学的重要突破。随着进一步研究和临床试验的推进,这一智能凝胶有望为患者带来更高效的愈合方案。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大脑“重置键”被发现!科学家揭秘记忆分隔的奥秘
尽管生活是连续的,但记忆却以独立片段的形式存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神经元》(Neuron)期刊发表研究,揭示脑干中的蓝斑神经元(Locus Coeruleus)像“记忆重置按钮”一样工作,负责在经历变化时将记忆分隔为不同事件。
实验中,32名参与者在核磁共振扫描下观看图像,并通过左右耳交替的音调变化模拟环境变化。研究发现,蓝斑在事件边界处活动增强,导致跨事件边界的顺序记忆回忆能力下降,表明记忆被分隔存储。这一结果通过瞳孔扩张数据得到验证,因为新事件发生时瞳孔会扩大。
蓝斑的激活信号还影响海马体——负责编码新记忆和追踪环境信息的关键脑区。蓝斑可能向海马体发送“开始”信号,提示进入新事件。此外,蓝斑有两种工作模式:爆发式模式用于标记重要事件,背景模式则调节警觉性。慢性压力会导致蓝斑过度活跃,削弱其对事件边界的敏感性,从而扰乱记忆的组织。
研究人员指出,抑制蓝斑过度活跃的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慢速呼吸或压力球,但长期解决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蓝斑虽小,却对记忆和我们理解生活的方式具有深远影响。(刘春)
延伸阅读
错信AI幻觉,一男子用溴化钠替代食用盐,真给自己吃出幻觉了
浙大青年教师坠亡背后:被忽视的学术界自杀危机
男子开发顺风车抢单“外挂”软件获利200余万,被批准逮捕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菲律宾新闻
中国新闻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