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
8月4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阳光“炼金”,中国新技术让废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54388
主题
154405
回复
18081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科技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3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35
马奎到底是哪里拙劣?
0/39
雍正王朝:汇报发言是一门艺术,老八足以称王,奈何老四已经成神
0/39
官宣!中华文明史诗·纪录片《中华》第二部《刻骨铭心》开播!
0/40
伪骨科+双向救赎❗新剧杀疯了❗❗❗
0/35
雷启飞主演《黑色曼陀罗》三天破亿点播量
0/37
8月第1周短剧热度值3.45亿:《世子无双》第一
0/37
贵妇组团复仇,比宫斗还刺激!
0/36
救命!被剧名骗了!这哪是校园剧?
0/35
《我的天才女友》大结局之格雷科一家人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8月4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阳光“炼金”,中国新技术让废水变净水和肥料
时间:2025-8-5 09:44
0
5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8月4日(星期一)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HIV疫苗迎来曙光?mRNA技术激发强力抗体反应
一项早期临床试验显示,两种采用mRNA技术的候选疫苗能有效激发针对HIV(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反应。这是全球第三项测试mRNA技术对抗HIV的试验,标志着该领域的重要进展。目前全球约有4100万人携带HIV病毒,但尚无有效疫苗。
传统疫苗研发需研究人体清除病原体的机制,但HIV会破坏免疫系统,导致病毒难以被清除,因此候选疫苗需经过大量反复试验。mRNA技术的优势在于可快速调整设计(耗时数月而非数年),成本较低。其原理是通过mRNA指令使细胞生成病毒蛋白,从而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真实病毒。
HIV通过外膜上的“包膜”蛋白感染细胞。最新研究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制药公司Moderna合作开展,试验对比了两种策略:一种生成游离的包膜蛋白(传统方法),另一种生成附着于细胞膜的包膜蛋白(更接近真实病毒形态)。试验在美国10个研究中心进行,108名健康成年人参与,随机接种三种候选疫苗之一(两种膜结合型,一种非结合型)。
结果显示,80%接种膜结合型疫苗的受试者产生了阻断病毒蛋白的抗体,而非结合型疫苗组仅有4%。差异显著,表明膜结合设计更具潜力。所有疫苗耐受性良好,但6.5%的受试者出现荨麻疹,部分症状持续较长时间,原因可能与HIV和mRNA的相互作用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此前,该团队还测试了“初免-加强”策略,即组合不同mRNA疫苗以激发广谱免疫反应,试验在美国、卢旺达和南非开展。尽管18%的受试者出现皮肤反应,但策略整体有效。
《科学》网站(www.science.org)
变废为宝:中国科学家用阳光从废水中提取肥料
随着太阳能应用日益广泛,中国科学家开发出利用阳光从废水中回收氨的新技术。该装置成本低、效率高,既能提供廉价的氮肥原料,又能净化农业和工业废水,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
氨是氮肥的主要成分,全球年产量约2.4亿吨,但其生产依赖高能耗的化石燃料,而农业废水中的残留氨还会污染水体,引发藻类疯长。现有废水处理技术虽能回收氨,但成本高昂,多数情况下往往将其分解处理。
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大学研究团队结合太阳能蒸馏与新型材料,设计出高效氨回收系统。装置核心是一个透明罩体覆盖的废水容器,阳光加热使水分蒸发,蒸汽冷凝后形成纯净水。但废水中的氨多以铵盐形式存在,无法直接蒸发。为此,研究人员在装置中加入了一种特殊海绵:表面涂覆吸热材料碳化钛,并修饰了碱性氨基基团。海绵漂浮在废水中时,氨基会夺取铵盐的氢离子,将其转化为可蒸发的氨,随后氨与水蒸气一同冷凝回收。
当海绵吸附氢离子饱和后,可通过阳光照射使其与废水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盐酸。这一副产品可回收利用,同时使海绵再生。经济分析表明,通过销售回收的氨和盐酸,装置成本可在3.5年内收回。
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实验室验证,由于无需特殊材料,未来规模化应用前景广阔。这一创新不仅为废水处理提供了可持续方案,还可能降低农业对传统化肥的依赖。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锂电池或被取代?科学家用AI锁定5种候选材料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的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发现了5种新型多孔材料,可能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上。
锂离子电池面临全球供应紧张和可持续性问题,而多价离子电池(使用镁、钙、铝和锌等丰富元素)因其更高的能量存储潜力成为理想替代方案。然而,多价离子体积大、电荷高,使得在电池材料中高效容纳它们变得更具挑战性,传统方法难以快速筛选合适的材料。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采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了“晶体扩散变分自编码器(CDVAE)”和精细调校的“大语言模型(LLM)”双AI系统。CDVAE能生成全新的晶体结构,而LLM则筛选出热力学稳定的候选材料。这种方法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从数百万种组合中快速锁定目标。
最终,AI筛选出5种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其开放通道设计可高效移动多价离子,是下一代电池的关键突破。量子力学模拟和稳定性测试验证,这些材料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该研究不仅为电池技术提供新方向,还展示了AI在材料科学中的强大能力——无需大量试错即可探索先进材料。团队下一步将与实验机构合作,推动这些材料的合成与测试,加速多价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科学家发现肠道与大脑实时沟通的“第六感”,或破解肥胖之谜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一种被称为“神经生物觉”的全新脑肠互动机制:肠道微生物能通过特殊感应细胞向大脑发送即时信号,直接影响进食行为,甚至情绪状态。这一发现可能为理解肥胖、精神疾病等病症提供新线索。
研究发现,结肠内壁的“神经足”细胞能够检测肠道细菌释放的鞭毛蛋白(一种构成细菌鞭毛的蛋白质)。当神经足识别到这种蛋白后,会通过迷走神经向大脑传递信号,这是连接肠道与大脑的主要通道,从而抑制食欲。
实验显示,禁食小鼠在结肠接触微量鞭毛蛋白后,食量显著减少;而缺乏TLR5受体(负责识别鞭毛蛋白)的小鼠则无法接收这一信号,持续进食并增重。这表明该通路在实时调控食欲中起关键作用,鞭毛蛋白通过TLR5受体向大脑发送“饱足”指令。
研究人员推测,“神经生物觉”可能是肠道监测微生物活动的更广泛机制的一部分,不仅影响饮食行为,还可能调节情绪,甚至大脑对肠道菌群的调控。这一发现为理解肥胖、精神疾病等疾病中微生物与行为的关联提供了新视角。(刘春)
延伸阅读
凭借一条私信,我如何入职OpenAI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
搜狐发布二季度财报:营收1.26亿美元 净亏损收窄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