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暑期消费热力十足

时间:2025-8-1 10:08 0 5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游客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乘坐竹筏漂流。王华斌摄(新华社发)




小朋友在江苏南京一处室内滑冰场滑冰。苏 阳摄(新华社发)




游客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观看演出《梦幻桃源》。邱洪斌摄(新华社发)

眼下正值暑期,夏日消费步入爆发期。从文旅度假市场火热,到清凉商品畅销,多样化需求带动各类暑期消费热力全开。网友留言表示,夏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映衬出国内大市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文旅市场上新:
从“泛观光”向“精体验”升级
中央公园东大草坪上,米奇在泳池边惬意地享受阳光;拾级而上,米奇米妮已在大台阶观众席就座,与市民游客共赏露天巨幕电影;放慢脚步留心观察,还能发现隐藏在天幕、草坪、观光梯中的迪士尼“彩蛋”……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火热进行之际,前滩太古里推出“Let's Play Well奇趣好生活”夏日主题活动季,携手迪士尼等推出系列特色活动。据上观新闻报道,这场别具一格的“城市定制活动”,将为全球旅客打造多元、沉浸、惊喜的夏日旅程。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启动以来,聚焦“让全球旅客好来、好玩、好购”,从新潮次元IP狂欢到百年老街非遗寻味,从明星偶像演唱会到仲夏音乐交响会……一系列文旅盛宴推出,多元体验助力解锁夏日文旅消费新玩法。
这个暑期,各地纷纷推出丰富的文旅消费产品,新场景、新产品接续涌现,差异化的体验带动文旅出行产业链全面升温。
在广西北海,第三届“唱游北海·潮音七月”音乐之夜激情开唱,音乐会结合灵动旋律,融合浪漫氛围,不仅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更以“文旅+音乐”的融合模式,成为激活经济的新引擎。数据显示,活动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显著增长,线上相关话题浏览量破千万。
在河北秦皇岛渔岛海洋度假区,新颖的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巨型机甲、全息投影水幕电影,让游客在水花飞溅中感受未来科技魅力。当地通过“昼享碧海金沙,夜游神话之境”的全时段运营模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释放滨海度假消费潜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显示,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有望突破25亿人次。对于暑期火热的文旅市场,在人民网的报道中,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敏分析认为,今年暑期旅游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从需求层面看,暑期出游从“泛观光”向“精体验”升级,更加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文化味、科技感。从产品供给层面看,文商旅体农融合打造新业态,科技赋能催生沉浸式旅游新场景。从目的地层面看,人们不再只是热衷于热点城市、热门景区,县域旅游迎来新一轮高峰。供需双向奔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出游意愿,提升暑期文旅市场热度。
清凉商品需求旺盛:
“冷系商品”热起来
开盖一层质感细腻的黄色“奶皮子”,乳酪般的酸奶质地丝滑、口感浓郁。在北京,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奶皮子酸奶迅速俘获大批游客的味蕾。网友“扬羽”留言说:“口感惊艳,强烈推荐,真的好好吃,临走那天扛了6罐子回家。”近日,北京奶皮子酸奶成为多家餐饮老字号的线上热销单品。在紫光园奶皮子酸奶爆红网络后,多家餐饮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不少来北京的游客即使靠手拎、肩背也要带一些回去给家人尝尝。数据显示,北京酸奶类线上团购订单量跃升全国首位,同比增长近30%。
这个夏天,除了奶皮子酸奶外,在北京多家餐饮企业中,“贵州冰浆”正在成为年轻人消夏解暑的“清凉密码”。据中国食品报网报道,芒果冰浆、刺梨冰浆、黄瓜冰浆……来自贵州的消暑饮品,成了不少餐饮店的爆品,不论是火锅店还是中餐店还是夜市,一杯混着不同口味、堆得高出杯口的“雪泥”,从视觉上就能令人感到清凉。美团数据显示,6月以来,上线“贵州冰浆”套餐的全国餐饮商户数量月环比激增了4倍,“贵州冰浆”搜索量增长9倍。
盛夏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热潮。从饮品到防晒装备,再到制冷家电,“冷系商品”热起来,各类消暑商品销量激增,成为夏日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小红书上,“防晒推荐”话题有着高达8.8亿次的浏览量。防晒产品也成为消费热点,京东销售数据显示,京东618全周期,原纱防晒衣成交额同比增长150%,超高倍防晒霜成交额增长140%,户外防晒皮肤衣、“遮阳帽+防晒口罩两件套”等更多防晒品类的成交额同比翻倍。在“什么值得买”平台上,今年6月,“防暑”关键词商品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65.13%。
高温天气促使制冷家电购买需求加速释放。装上AI“大脑”,能联网、能预约、能远程控制的智慧家电在今夏成为热销品,在湖南长沙京东MALL门店,一款TCL智能挂机正在热销,支持手机APP/语音操控,可提前调节温度。京东数据显示,7月以来,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等京东线下自营门店空调销售量同比增长超200%。
“演艺+”“赛事+”吸睛:
体验一场场新奇之旅
7月,大型舞台剧《平潭映象》在福建平潭国际演艺中心开启驻场公演。《平潭映象》取材于平潭,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将舞龙舞狮、变脸、傩戏、藤牌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观众眼前,吸引游客前往平潭岛,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
来自厦门的黄先生带着家人专程来到平潭观看演出后说:“灯光和舞美很震撼,剧里有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拥抱年轻群体,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晚上看演出,白天游平潭,对于“演艺+实景”相结合的文旅形式,黄先生的家人坦言“体验不错”。
全国多地演艺项目同样火热,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着一场场新奇的戏剧之旅。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生动再现宋代市井烟火与繁华盛景,带观众沉浸式感受宋词的婉约;在浙江衢州,水亭门剧场的《浸梦水亭门》以沉浸式戏剧打破传统观演模式,观众可跟随角色穿梭历史场景……沉浸式演艺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深度体验的需求,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
体育赛事同样成为消费新引擎。江苏“苏超”赛事掀起的“票根经济”将赛事门票转化为“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体验。球迷持票根在南京可免费游览夫子庙大成殿、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等,感受古都韵味;在扬州可品地道早茶、游瘦西湖,体验运河文化,极大提升消费体验。体育赛事通过融合文旅元素,延长了消费链,观众在观赛后深度体验城市特色,满足了对综合娱乐的追求。
从景区夜游到清凉产品热销,再到“演艺+”“赛事+”的融合消费,暑期经济以其多样化的形态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活力。人民网评论认为,这些创新场景的诞生,源于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洞察——如今的夏日消费,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内容,而是能彰显个性、满足多元体验的“专属定制”。供需两旺的双向奔赴,正为内循环注入汩汩动能。(叶晓楠 夏雨梦)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01日 第 05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