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红纸裁云,“剪”出共富新路(千行百业看海归)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70762
主题
71214
回复
9117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71
“湘品入非,非品入湘”:中非双向贸易新生态
0/79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万山披绿日渐浓 雪域高原谱新篇
0/44
全球连线|以球会友 中美学子激战“云顶碗”
0/41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点赞中国高铁:串起万千风光 重塑发展纽带
0/38
通讯丨路通茶香远——一条公路拉动肯尼亚“绿色黄金”
0/55
李思奇:苍穹之下,中国脊梁
0/41
成都世运会丨 100秒带你了解世运会拔河项目
0/41
世说中国丨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0/38
跟着一群老外玩转北京中轴线,他们眼中的中国“好哇塞”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红纸裁云,“剪”出共富新路(千行百业看海归)
时间:2025-7-30 08:30
0
84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张秀娟与女儿杨雨潇联手推出的丝绸剪纸。
杨雨潇在剪纸。本文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在浙江台州,留学法国的杨雨潇放弃了当地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临海,接手了母亲张秀娟开办的剪纸博物馆。几年时间里,在兼顾剪纸审美和收藏价值的前提下,杨雨潇努力创新产品种类,提高剪纸的实用性。致力于传承发展的同时,她将剪纸技艺转化为共富引擎,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为笔,写下了临海剪纸新的一页。
“这门手艺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当杨雨潇在法国获得国际贸易谈判的硕士学位时,她的人生计划像剪纸的镂空线条般清晰:留法工作几年,积累实践经验后便回国。2016年,她如约回到浙江临海,一脚踏进了母亲张秀娟的剪纸世界——这位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正为临海剪纸的未来焦灼。
彼时,家族经营的紫阳街非遗馆面临扩张抉择:政府提供括苍地块,如果无人接手很可能错失机遇。一边是巴黎写字楼的余温,一边是红纸屑纷飞的工作台,杨雨潇最终留下,负责张秀娟剪纸博物馆的扩建工作。
母亲的一句话是关键:“剪纸是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灿烂而炽热,这门手艺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针对传统纸张易潮易霉变的痛点,这几年,杨雨潇与母亲大胆尝试,将丝绸、羊绒棉等新型材料引入剪纸艺术,成功申请了13项国家专利。
“相较于传统剪纸,丝绸剪纸的工序更加复杂,有七八道工序。”杨雨潇介绍,“它没办法直接拿来剪,材料在下剪前后都要进行处理,这也是它的价格比传统剪纸高出不少的原因。”
剪刀与丝绸的隐喻贯穿其中。剪刀是母亲的传承——张秀娟剪纸又快又稳又准;丝绸是女儿的革新——杨雨潇拓宽设计思路,将易碎的纸张升级材质,剪出可水洗、不褪色的作品,定价翻了10倍仍被企业青睐。
一如许多子承父业母业的接班人一样,两代人彼此爱护却也磕绊难免。“在法国我学的是国际贸易谈判,现在仍是常常与母亲‘谈判’。”杨雨潇笑着比喻。张秀娟习惯工作与生活不分家,女儿则认为二者理应分开,创作是创作,生活是生活。
“有时起因是说‘事情’,说着说着成了说‘情绪’”,多少让杨雨潇有些哭笑不得。“我们后来找到了完美解法:母亲专注创作,我运营双馆。技艺上的事我认真请教,经营上的事母亲让我多拿主意。”电话那头,她乐呵呵地说。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正值暑假,张秀娟剪纸博物馆比平常更加热闹。百蝶穿花图、龙凤呈祥纹样图等精美的剪纸作品引人注目。
常有路过的游客举着手机问:“能剪个名字吗?”杨雨潇总委婉拒绝。在她看来,这类请求背后,藏着对剪纸的认知困境——大众眼中,它或许仍是“用而不贵”的窗花手艺。杨雨潇希望通过不断推出高水平的剪纸作品,进一步提高剪纸的审美与收藏价值。
定价成为生存分水岭。母亲时代的剪纸均价不过数十元,杨雨潇主导的丝绸剪纸系列则锚定200—500元的价格区间。比如,A4尺寸剪纸作品装裱后售价400多元,纯手工完成,成为依维柯、上汽大通等企业的定制礼品。
如何让更多游客愿意带一份剪纸作品回家?杨雨潇将目光瞄向了百元内价格段。
今年,她启动“剪纸+”实验:用更多样化的材质替代纸张,设计可佩戴的剪纸耳饰、胸针。“如果实用品兼具审美,消费者或许会为设计埋单。”
同时,杨雨潇还陆续推出了十二生肖羊绒棉剪纸杯垫、挂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她算过账:礼品定制占营收大头,研学体验还有不少潜力待挖掘。“扩馆之后,我们承接研学、团建等活动的能力会大幅增强,会让更多人有体验剪纸技艺的机会”。
她还借鉴中小微企业技能培训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临海剪纸进万家等服务,为周边村民增收开辟新途径。“剪纸技能培训已经举办了150多期,有2000余人结业,获得剪纸高级工证书的有80人。”杨雨潇说。
“纸张可以成为现代设计的媒介”
6月,韩国横城郡图书馆。
杨雨潇展开一幅临海山水剪纸,围观市民边看边称赞。临海与横城郡这场姐妹城市20周年的文化交流,让她重新理解了剪刀的力量。
在韩纸博物馆,杨雨潇看到了非遗的另一种形态:桑皮纸被折叠成几何灯具,有了创新表达。“化‘纸’为‘桥’,纸张可以成为现代设计的媒介。”在她拍摄的展柜中,韩纸玩偶童趣十足,与古朴雅致的临海丝绸剪纸风格不同但目标一致:让传统融入日常审美。
杨雨潇说,让自己触动更深的来自对“姐妹城市”的实感,剪纸成了城市友谊的具象载体。
如今,杨雨潇用更多镜头专注记录下一幅幅精美剪纸的诞生:画面里,剪刀在绸面游走如芭蕾舞者,剪紫阳街的夜,也剪屋檐下的猫。视频不光展示,也讲解,讲海水江崖纹的典雅,也讲缠枝纹的吉庆寓意。不仅在短视频平台,母女俩还把剪纸课通过在线授课或录课等形式,带到了孔子学院,把临海剪纸送到了更多外国学生身旁。
回国近10年,杨雨潇已习惯了挑战与希望并存。在临海,张秀娟为剪纸创新熬红双眼,杨雨潇忙着对接赴海外展览,饰品打样也做得有条不紊。看着手中的剪刀,年轻的传承人意识到,想把老手艺发展好,这把剪子就不能只剪纸、剪绸。也得“剪”成见,再“裁”出新貌。(本报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30日 第 10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娱乐新闻
菲龙广场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