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稳产丰收亦可贵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9737
主题
70189
回复
9007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0
拓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际论坛)
0/28
【中国那些事儿】受中国强大创新能力和市场增长潜力吸引 多家外企将扩大在华投资规模
0/27
加拿大学者:美加征关税缺乏理性 加方应促进贸易多元化
0/26
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翩翩鹮影舞大阪
0/49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这些大国重器,彰显创新制高点
0/39
准备就绪!第三届链博会明日开幕 实际参展商将达1200家
0/37
新华时评丨上合“数字纽带”:以包容合作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0/68
巴西成立跨部门委员会酝酿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0/56
听见,我们的声音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稳产丰收亦可贵
时间:2025-7-15 17:53
0
6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获得丰收,总产量达2994.8亿斤。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夏粮虽然丰收却没增产,产量比上年减少3.1亿斤,应如何看待?
增产丰收是丰收,稳产丰收也是丰收。我们追求丰收,但不意味着产量一定要年年增加。不断努力攀上新台阶、站稳新台阶,在高位上实现稳定,就是丰收。今年夏粮产量与去年相比,只差了0.1%,仍是历史第二高。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则是战略性问题。由此来看,不简单追求粮食连续增产,但一定要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要警惕产量大的滑坡、产能基础受损。
夏粮交出丰收答卷,实属不易。粮食丰收,要靠“天帮忙”,更要“人努力”。所谓“天帮忙”,今年夏粮生产期间,除旱情外,其他灾情明显偏轻。小麦播种至返青期,主产区气象条件适宜;灌浆关键期,受旱地区普遍降雨;成熟收获期,主产区天气以晴为主。所谓“人努力”,各地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说,粒粒粮食饱含农民汗水。
夏粮数据提醒我们,水旱灾害依然是粮食生产的最大风险。今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了较重旱情,导致夏粮单产没有最高年份高。即使在旱情影响下,单产仍能与常年持平,得益于防灾减灾。受旱地区积极引水调水,全力抗旱浇麦,大部分农田实现了有效灌溉,减轻了旱情影响。农田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也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球看,即使是农业发达国家,粮食产量依然会受气象灾害影响而波动。我们要始终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依靠投入和科技,提高农业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
总产等于面积乘以单产,这道简单的数学题启示我们,保障粮食生产,万变不离其宗,始终要在面积和单产两方面做文章。
面积是基础。播种面积取决于农民意愿。农民种多种少,有种植习惯的因素,也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当前,多数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偏弱运行,更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价格方面,千方百计保持国内粮价基本稳定,促进实现优质优价;补贴方面,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机制,多产粮食多得补贴;保险方面,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优化险种设计和理赔服务,快速理赔、应赔尽赔。
单产是关键。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9亿亩,是197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后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耕地就是那些耕地,但如果能提升基础地力、提高管理水平、应用先进技术、改进种植模式,单产自然大不同。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新品种新技术集成推广还不够,有的增产增效只停留在试验田。要形成科技兴粮的合力,把专家产量变为大田产量。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同时,要尽可能少增成本,让农民有账可算。
夏粮只是全年粮食的一季。今年全年粮食产量预期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是以往的1.3万亿斤之后的新目标。确定这个目标,与近几年粮食增产稳产趋势一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之所以提出“左右”,就是考虑越往后粮食增产难度越大,特别是自然灾害有较大不确定性,需要留出弹性空间。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就能不断夯实根基,守住粮食安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