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绘好老有所学新图景(评论员观察)

时间:2025-7-9 17:41 0 69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满足好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既需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改革创新,提供更丰富、优质、便利的教育资源,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痛感强烈的现实问题
母亲退休后,重新“上学”了,每次打电话,总会听到她的“学习汇报”。前不久,母亲却遇到了烦心事,“抢课的人太多,老年大学每人限报一节课,不‘解渴’;花几千块钱报线上班,听下来却不如免费课,真遗憾”。
这些烦恼,折射出当下老年教育面临的共性难题。一方面需求旺盛。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大学约10.5万所,线上线下学员约3000万人。而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超3.1亿人,有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需要。
另一方面供给良莠不齐。虚假宣传课程、疯狂推销产品等乱象频发,一些老年课堂沦为“坑老卖场”。老年人上课,追求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享受乐趣、结识朋友。老年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应偏离这个本心。
也要看到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受限于身体状况,老年人难以适应长时间、高密度的课程安排,更期待时间灵活、氛围宽松的分享类讲堂。同时,老年群体对价格更敏感,倾向于选择公益课程,但也不排斥性价比高的付费课程。这意味着,老年教育市场的发展,应当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满足好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既需要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改革创新,提供更丰富、优质、便利的教育资源,也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痛感强烈的现实问题。
挖掘存量、盘活资源,从供给量上补短板。场所上,将老年学校与托幼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等“打包”整合,既降低运营成本,也方便就近上课。像山东青岛雅怀幼儿园开设老年学苑,教学时老幼同楼、分门而入,不仅满足教育需要,还能兼顾带娃。师资上,退休教师蕴藏余热潜能。比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建立“银发师资库”,返聘退休教师专职授课,由低龄老年人担任助教,实现老有所教与老有所学的双向奔赴。
创新模式、延伸链条,以优质量来提效益。拓销售课程为赋能生活、促单一盈利为多元创收、转短期收益为长期效益,方能营造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有的企业将老年大学延伸为养老“综合体”,以课堂作前端,旅行社、养生馆作后端,提供研学、康养等服务,拓展收入渠道。有的地方开辟“三重课堂”,立足社区教知识,组建社团促交流,最后再成立志愿队伍反哺社会,形成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上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打造优质的“云端教室”,既能用良币驱逐劣币,也能打破时空壁垒,让欠发达地区共享优质资源。老年网课,有“文化范”也要兼顾“时髦感”,可通过课程“菜谱”上新,以趣味性、交互性的方式让知识“活”起来,便于老年人理解掌握。
一方面增供给、优服务,另一方面也要聚合力、筑防线。供需有缺口,容易导致行业野蛮生长、泥沙俱下。监管要“长牙齿”,完善办学规范、明确责任主体、严审授课资质;普法应“接地气”,借助短视频等媒介,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揭露“坑老套路”;家人需“勤关心”,帮助长辈提升防骗“免疫力”。多方合力,形成“护老联盟”,方能使“银龄”求知路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莫道今朝为学晚,且看晚霞展光辉。老年教育是夕阳事业,更是朝阳产业。全社会应携手共答,开拓教育资源、细化适老服务、筑牢守护防线,绘好老有所学新图景。这是时代的呼唤,也彰显发展的温度。(常 晋)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9日 第 05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