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文传媒圆桌对话 探讨AI智媒时代华媒发展路径
中新网昆明9月8日电 (时文枝)“华文媒体圆桌会:AI智媒时代华媒的发展路径”活动7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与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展开对话,共商AI智媒时代华媒发展路径。//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5/250908/f58f678b-4b47-4790-ad68-5554e8df5a78_zsite.jpg
9月7日,“华文媒体圆桌会:AI智媒时代华媒的发展路径”活动现场。李嘉娴 摄
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当天在昆明举行,吸引来自五大洲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华文媒体代表人士参加。本次圆桌会是论坛重要环节之一。
当前,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不断显现。在媒体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AI如何影响华文媒体所在国新闻业态和舆论生态、华文媒体如何通过AI赋能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等正成为华文媒体关注的焦点。
“AI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推动海外华文媒体转型的战略力量,在重塑新闻业格局的同时极大提升传播效率。”新西兰《乡音》副社长陆欣讌介绍,作为传统纸媒,该报通过应用AI双语采编和智能编辑系统,一年内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人力成本降低超40%。
香港有线电视集团新闻及资讯总监关慧玲指出,AI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一方面缓解了人力资源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信息真伪难辨等风险。她呼吁华文媒体机构在利用AI增效的同时严守内容真实底线,通过建设工具库、共创智慧内容等方式,统筹新闻速度与深度。
对此,日本《中文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文凯强调,尽管AI技术广泛应用于媒体领域,但人工审核环节仍不可替代。坚守真实性、可靠性和新闻伦理的媒体机构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价值。
“AI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重构‘内容生产—传播—反馈’链路的关键,让华文媒体从‘小众传播’向‘精准破圈’转型。”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提出,可借助中国新闻社的权威数据与AI分析能力,共同打造“中国故事+本地表达”的爆款内容,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刘昶表示,AI与传媒行业的结合日趋紧密,众多海外华文媒体已借助AI辅助内容生产与运营。他建议,华文媒体通过专业培训、交流学习、流程优化等举措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实现AI的赋能与去能。(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