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8-28 08:39

“抗击外侮所写下的英雄篇章永远值得铭记”(“追寻台胞抗日足迹”系列⑤)

仁爱乡马赫坡位于台湾南投县山区,这里如今是岛内热门的观光旅游地。站在山坡上望去,记者看到满山翠绿的植被和山谷里潺潺的流水。对于台湾少数民族赛德克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祖居地,更是先辈们保卫家园、抵御外侮的英雄之地。
90多年前,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赛德克勇士们在部落首领莫那·鲁道的带领下,在这里与日军作最后的激战,用生命和鲜血写下悲壮的抗日史诗。著名电影《赛德克·巴莱》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片中莫那·鲁道的那句经典台词“赛德克·巴莱可以输去身体,但是一定要赢得灵魂”热血澎湃,让人记忆深刻。
日寇暴行,罄竹难书
邱建堂是一位赛德克长者,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尽管从小生长在部落,但他却从没听长辈们说起过“雾社起义”。“我上大学时才第一次从报纸上了解到‘雾社起义’的内容。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部落的长辈们从不和我说起?”
曾经同样有这方面疑惑的,还有莫那·鲁道的曾外孙女——玛姮巴丸。“小时候我坐在奶奶腿上时,常常看到她以泪洗面,情绪时常笼罩在悲伤之中。每当有外人或年轻人想来了解‘雾社起义’的来龙去脉,她和部落的长辈总会以‘不知道’‘不要问了’来回答。”
部落老人们不愿提起的,正是他们过去被日本侵略者凌辱、欺压的伤心往事。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台湾的森林资源,通过武力征伐以及颁布法令的方式侵占当地少数民族的土地,并在要害之地设置“隘勇线”,严格限缩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存空间。占据少数民族的祖居地后,日本殖民当局便派人大肆砍伐珍贵木材,把它们源源不断地送回日本。
“他们从没把我们当人看,很多家庭不是爸爸被弄死,就是妈妈被卖掉。”在和记者交流时,邱建堂颇为愤怒地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禁止纹面等传统习俗,阻断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与信仰传承;没收猎枪和其他捕猎工具,让部落成员失去生计;强迫少数民族同胞从事非人的劳动,大肆凌虐部落妇女,对不顺从的成员残忍杀害……
浴血奋战,保卫家园
“这样的仇恨累积下来,大家怎么会不愤怒?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先祖们是为了家园和故土而战!”采访中,邱建堂严肃而坚定地表示。他的话,正是日据时期台湾少数民族的共同心声。
1908年,花莲七脚川的阿美人因不满长期被征调、延误农耕,爆发激烈的抗日事件,袭击并焚毁日本警察派出所;1914年,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的第五任总督佐九间左马太带领两万人攻打花莲太鲁阁,太鲁阁人奋起抵抗,保卫家园,佐九间左马太遇袭重伤,不久后死亡……
由于不堪日本殖民当局的压榨和凌辱,莫那·鲁道带领雾社族人并联合其他多个部落,利用殖民当局搞“神社祭日”、举办运动会的时机,于1930年10月27日发动起义。他们袭击日本警察派出所,夺取枪支弹药,破坏电线和通信设施,引起巨大震动,史称“雾社起义”。
起义爆发后,日本殖民当局出动军警1400多人,动用飞机大炮,甚至使用化学毒气残酷镇压。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莫那·鲁道率起义同胞凭借山林险隘顽强抵抗36天。最后一批起义者在烧毁自己的家园后,在马赫坡社后山岩窟集体自杀。莫那·鲁道英勇不屈,在山洞内饮弹自尽。据统计,起义者共有343人战死,包括莫那·鲁道本人在内有296人自杀身亡。
牢记历史,面向未来
在仁爱乡仁爱小学对面,一座牌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牌坊正中的横匾上题写着“碧血英风”,园区内有雾社起义纪念碑和台湾少数民族抗日志士的雕塑。台湾光复后,为了纪念当地少数民族的抗日事迹,当地将雾社起义中部分抗日志士的遗骸合葬于此,并设立纪念公园。1973年,莫那·鲁道的遗骸在历经曲折后归葬故乡,长眠于这座公园。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碑前摆放着白酒和祭祀用品,前来参观的民众往往也会到园区内瞻仰一圈,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敬仰。
“祖先们的抗日斗争,就是为了让族人不被奴役,获得自由与幸福。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同时也要过好当下的生活。”玛姮巴丸说,十多年前,她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台北,回到部落并创办了一家文旅公司,定期举办织布、狩猎等体验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了解莫那·鲁道的故事和族人的抗日事迹,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就业。
“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抗击外侮所写下的英雄篇章永远值得铭记。面向未来,两岸同胞可以携手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少数民族青年歌手杨品骅表示,近年来,他积极组织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到大陆参访交流,努力让两岸同胞增进了解、走近走亲。(本报记者 柴逸扉 王 平)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8日 第 03 版)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8/28/8d9cd2b1-2845-4f10-b694-7132757b7785.png?id=df4bf123-b97b-4fd5-8354-ee81c527d0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击外侮所写下的英雄篇章永远值得铭记”(“追寻台胞抗日足迹”系列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