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这束“光”,照亮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无限未来
今年6月,长春光博会现场,一幅400平方米的吉林长春市区高清遥感图引发关注——图中小区绿植、街道车流、甚至窗台上晾晒的衣物都清晰可辨。这幅由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影像,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会飞的“照相机”的魅力。长春被誉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拥有新中国光学领域第一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制造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等。目前,光电信息产业已经成长为长春乃至吉林省科研实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去年,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过900亿元。
7月19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信息产业园采访,看长春如何追“光”逐“电”,用光电信息产业点亮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0/0d97874f-275c-46ed-aed8-2e03afabf098.JPEG
长光卫星公司内展示的“吉林一号”组星发射状态等比模型。 长光卫星供图
2024年9月,长光卫星发布了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这张图累计覆盖面积1.3亿平方公里,实现了除南极洲、格陵兰岛外的全球陆地区域亚米级影像全覆盖,使用分辨率为0.5米的影像占比超90%。据技术人员介绍,影像分辨率数值越小,代表分辨率越高,拍摄的细节也就越清晰。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20年的耕耘。2005年,长春光机所开展卫星整星研制技术攻关。2014年12月,基于此项目,长春光机所、吉林省政府、社会资本以及技术骨干出资组建的长光卫星成立。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0/3afac726-7af6-40ca-9bab-27b19a4d7b6d.gif
长光卫星展示的火箭模型。 葛孟超摄
“2015年‘吉林一号’遥感卫星‘一箭四星’发射入轨,2023年‘一箭四星’变为‘一箭41星’。目前,在轨‘吉林一号’卫星数量达到117颗,长光卫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具备年产200颗遥感卫星的生产能力。”长光卫星综合办公室主任张晓磊说。
会飞的“照相机”能用来做什么?张晓磊介绍,公司的遥感卫星数据在农业、林业、水利、交通、金融、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0/2b055b31-79d5-4861-b199-4cf903163dca.gif
长光卫星展示的遥感卫星模型。 葛孟超摄
“公司统计过一个数据,每卖出价值1元的遥感卫星数据,就能实际创造出6元钱的价值,目前公司带动了上游近800家配套企业和下游近1500家数据应用类企业发展。”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说,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投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建设,稳步推进超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预计在2027年底前实现300颗卫星在轨。
政策的春风,正为长春光电信息产业注入澎湃动力。2023年以来,《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星光20条”政策相继出台,从成果转化到人才引育,从技术创新到营商环境,全方位为企业“保驾护航”。以长春光机所为基础,长春市培育出一大批光电领域科技型企业,其中包括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长春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4月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最早设立的49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作为长春光机所的所在地,长春经开区内目前拥有光电信息类企业百余户。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研发,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你眼前的这款芯片上有1.5亿个感光点,能够实现极高分辨率成像。将它装在工厂工业检测线的专用相机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来进行线路板焊点检测,筛选出可能的问题点。”长光辰芯总经理助理兼公共事务部主任张双成说,CMOS图像传感器相当于更高性能的“视网膜”,能够辅助机器在各种条件下把物体看的更清楚。
据介绍,长光辰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实现了在机器视觉、科学仪器、医疗成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专业影像领域的技术突破。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0/ddf1a09e-137d-4114-b995-248bf8bc71a5.JPEG
图为长光辰芯的技术人员在洁净室工作。长光辰芯供图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0年,创始团队来自长春光机所。得益于近年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企业发展走上快车道。”长春长光大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说。
“公司主营业务是中大口径非球面及自由曲面高精度光学元件研发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数控磨头机光设备、磁流变加工设备等,主要客户群体是高校、研究所以及部分企业。”王旭说。
当地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壮大。长春光电信息领域的优质企业中,有的仅成立数年,公司仅有70多人,就达到年营收6500万元、净利润接近900万元的水平,有的通过技术攻关,短短几年就将原本国外垄断的设备价格从1000万美元直接“打到”了1000万元人民币。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20/1feca5bc-3641-45f6-a194-1af78ac0457a.JPEG
2025长春光博会展会展厅内人头攒动。关思聪摄
“下一步,长春市将重点发力半导体与高端制造、卫星技术与应用及低空经济、光电材料与显示、光电传感与仪器、激光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等六大板块,以国际顶级视野加快打造‘光电城’,创建全国区域性创新策源地。同时,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更多成果实现融合转化。”长春市工信局副局长盛梦泽说。
一束光,让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未来无极限。在吉林科创“黑土地”上,长春正凭借深厚的产业底蕴、强大的创新能力、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充足的人才储备,在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