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绷紧思想之弦(大家谈·不断培土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本期大家谈,我们刊发3篇文章,谈谈如何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破除不良心态、走出认识误区。——编者
破除“例外”思想
李发戈
党的纪律为党员干部立下了行为准则、划定了行为边界,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例外”思想,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上“兜圈子”“搞变通”“打折扣”。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是出于干好工作的“好心”,偶尔“破例”无伤大雅,组织对此也该多些理解和包容。
“例外”思想看似“灵活变通”,实则是把纪律规矩当成了可松可紧的“橡皮筋”,本质上是党性修养松动、纪律意识松弛的表现。“例外”一开,危害不小。今日以“工作需要”破规矩,明日就容易以“特殊情况”闯纪律红灯;今日认为“小错不算错”,应网开一面,明日就可能为“大错难回头”付出惨痛代价。
纪律面前没有例外,规矩之下不搞特殊。破除“例外”思想,必须从思想深处拧紧纪律发条,在工作生活细处严守规矩红线,坚决不玩自欺欺人的“小把戏”。
谨防“惯性”陷阱
高帅
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存在“惯性”,习惯根据过往的经验办事。比如,有的以前组织会议以“开会人数体现落实力度”,如今也要求开会的人越多越好;有的办活动照搬以前的做法,摆花草、制作背景板;还有的习惯过往的工作套路,以发文代替落实;等等。
把不合时宜的观念、形式当成先例,照做照搬,难免会落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是按老办法做,还是打破“惯性”,关键就看这些做法是否符合党的纪律和规矩。按纪律规矩办事,才不会掉入“惯性”陷阱。
学得深、悟得透,开展工作才不会跑偏,干事创业也才会更有底气。多看看纪律是怎么规定的,多想想所行所为符不符合纪律要求,多悟悟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就能在遵规守纪前提下,担当作为、放手干事。
用好反面典型
乐兵
反面典型具有惩前毖后的警示意义。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需要用好反面典型、强化警示教育。
瞄准“箭靶”,找到“靶心”,警示教育才会更有针对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有侧重地开展差异化警示教育,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用“同类案”警示教育“同类人”,能让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心头“猛地一震”,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
抓好警示教育,既需要用好典型案例这一“活教材”,也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存在的问题。有的是“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有的是认为小事小节没关系,在“温水煮青蛙”中丧失了党性;有的是知行脱节、知而不行,“揣着明白装糊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反面典型为镜,把自己摆进去,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把“看在眼里的教训”变成“刻在心底的警醒”,方能发挥好警示教育的作用。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18日 第 05 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