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龙网管理员8 发表于 2025-7-10 09:48

“中国绿”是一种怎样的绿?(环球热点)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1b112e0d-2762-4ba8-bf71-2935862b4287.JPEG
埃里克·索尔海姆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中国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在多项绿色技术上遥遥领先。过程中,中国企业展现的创新活力令人印象深刻。”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2b42d753-c0df-4759-8092-aab18409c643.JPEG
赛萨纳·西提蓬
老挝科技和通信部副部长
老中友好协会副会长
中老铁路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与老挝携手共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见证。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bf0e4bbd-4225-47bf-9c41-a3bba4b17e77.JPEG
夏泽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
“赤水河、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等均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蜕变。这些守护碧水的成果,是‘中国绿’的生动体现。”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2c3569b8-21b1-4248-9434-9f80a52f499f.JPEG
詹姆斯·桑顿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主席
牛津大学教授
“‘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这种希望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42ade290-83f2-4323-b192-73b204551763.JPEG
戈登·沃森
英国罗蒙德湖与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
“‘中国绿’,是一种宏大且深厚的绿。‘宏大’在于体量和规模,‘深厚’则源于行动的扎实深入。”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c58d8e29-a1b3-4424-9d46-236c82290d8c.JPEG
埃丽安·韦斯特
安提瓜和巴布达联合进步党基层支部书记
“中国是‘创绿’的先锋,是绿色经济的引领者。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发绿色资源方面的努力,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借鉴。”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f6282e70-ebcc-47e5-87a2-6040e5cf3c6f.JPEG
图为贵州省黔西市的生态美景。
周训超摄(人民视觉)
从卫星图上俯瞰,绿色在这片土地上铺展。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经过石漠化治理,“石旮旯”里长出了一片森林,曾经满目疮痍的“石头山”今已变作“绿满山”。
相似的绿色,织染在大江南北:在塞罕坝,绿进沙退,茫茫荒原变身百万亩人工林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草方格把沙“锁住”,筑起一道“绿色围脖”;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让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在深圳的城市中心,一片生机盎然的湿地,繁茂葱茏……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不久前的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多位外国嘉宾向本报记者描摹了他们眼中的“中国绿”。有人说,这种绿闪耀着思想的智慧;有人说,这种绿有科技发展的神采;还有人说,这种绿饱蘸希望的颜色,它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中国绿”,折射生态成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瀚,与中国的缘分始于“治水”。从长江水到黄河水,从新疆的农田用水到贵州大山里大数据中心用水,他见证了水在中国如何“生绿”“生金”。
“要理解中国之‘绿’,我们需要回溯到20年前。”夏泽瀚说,“彼时,我多次受邀来到中国,参与合作研究项目,包括如何利用废水种植作物、探索将废水净化至饮用水标准的可行路径等。多年来,中国通过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挖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机遇。现在,赤水河、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等均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蜕变。这些守护碧水的成果,是‘中国绿’的生动体现。”
谈起“中国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想到了浙江安吉。20多年前的安吉余村,许多村民靠开采矿石谋生,村里时常炮声隆隆、烟尘遍地。经过大力度的矿山生态修复,如今的余村,翠竹环绕,清溪流淌,矿坑也开发了文旅项目。“两年前,我来到安吉,见到了曾经的矿工。他们现在通过经营民宿创收,粗放式生活已成为历史。他们告诉我,现在的环境美多了,生活好多了,也更快乐。”索尔海姆说。
水更清、山更绿,是外国嘉宾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共同印象。2024年,中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森林覆盖率超过25%,全年完成营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4174万亩,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2.83%。
“中国人常说‘少说多做’,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退耕还林、沙漠整治等,中国下了大功夫,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做得这么好。”老挝科技和通信部副部长、老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赛萨纳·西提蓬说。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面积和覆盖率不断增加,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夏泽瀚说,中国的大熊猫在栖息地自在生活,黔金丝猴在贵州的茂密林海生存嬉戏,反映了中国生态保护的卓越成效。
“‘中国绿’,是一种宏大且深厚的绿。”英国罗蒙德湖与特罗萨克斯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戈登·沃森说,“‘宏大’在于体量和规模,‘深厚’则源于行动的扎实深入。”
沃森说,他两次前往位于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参观大熊猫国家公园,了解中国恢复大熊猫种群的相关研究。“中国拥有许多珍稀物种与重要的生物栖息地。通过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培植、野化放归等综合措施,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
“中国绿”,涌动创新活力
绿色技术包含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群”。中国不断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力度,正在点亮绿色“科技树”。
交流间,索尔海姆列举了多组数据与案例:截至5月,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中近一半来自中国;不久前,宁德时代与印度尼西亚合作项目正式动工,项目将生产高品质电池产品;比亚迪与沙特阿美技术公司4月签署合作协议,聚焦低碳出行技术创新;在尼泊尔2023—2024财年进口的电动汽车中,近七成是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
索尔海姆表示,他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绿色技术和绿色转型的进展。上个月,他刚刚参观了一家中国电动滑板车企业。他了解到,不少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在推动先进的钠离子电池技术。“中国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在多项绿色技术上遥遥领先。过程中,中国企业展现的创新活力令人印象深刻。”索尔海姆说。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动汽车到光伏板,中国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为包括我的祖国巴基斯坦在内的众多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夏泽瀚告诉记者,“我在巴基斯坦的农场就使用了中国的光伏板,切实享受到了中国绿色创新技术的高效和实惠。”
夏泽瀚表示,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新疆农田里应用的滴灌技术为例,该技术通过铺设管道,把水精准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实现了节水与增产的双赢。类似的绿色技术在中国还有很多。
“在碳中和领域,中国同样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项目,其中‘以竹代塑’技术令人印象深刻。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碳排放;从竹子纤维素中生产的聚合物还可生物降解,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许多这样的技术正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不断发展,我很荣幸能与他们合作。”夏泽瀚说。
“中国绿”,蕴含文明智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外国嘉宾强烈共鸣。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个宏大、宽广且全面的理念。中国正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法律等各领域系统地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正是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中国不断迈出绿色步伐。”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詹姆斯·桑顿说。
桑顿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尤为印象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富有诗意的语言,传递了积极理念,鼓舞了生态保护的信心。”桑顿说,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打破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为人们提供了重新修复与自然联系的契机。
索尔海姆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生态改善提升民生福祉,以美丽的环境为人们带来健康、美好的生活。比如,成都正在打造‘世界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绿道体系,让市民在公园城市中骑行漫步、畅游自然、自在锻炼;深圳也正在建设宜居之城,市中心的湿地与沿河绿廊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当我了解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时,我感到既新颖又振奋,这些理念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安提瓜和巴布达联合进步党基层支部书记埃丽安·韦斯特说,“我来自加勒比地区的安提瓜和巴布达,那里虽无山峦或溪水,却有365处迷人的海滩和丰富的珊瑚礁。然而,随着气候变化,我们的珊瑚礁正逐渐退化,本地鱼类和海洋生物也在逐渐减少。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借鉴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中国倡导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启发。”
“中国绿”,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中国绿’是希望的颜色,这种希望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整个世界。”桑顿说,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是“绿色”,这意味着相关大型项目与投资将是绿色低碳的。得益于绿色“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无须再经历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而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以及中国正在研发的各项新技术。“因此,我认为,中国的绿色,就是世界的绿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色。”他说。
“共建‘一带一路’正展现出鲜明的绿色底色。”索尔海姆说,从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到非洲众多铁路项目——这些由中国投资建设的交通动脉,已成为联通区域的“绿色走廊”。中国与中亚的绿色发展合作也在深化。中国正积极在中亚国家投资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我期待看到更多此类项目落地,推广太阳能板、电动汽车、电池以及绿色建筑,推动中国绿色技术传播和共享”。
“以前我们只能用汽车拉货,现在使用电动火车,对我们老挝这个‘一滴油都不能生产’的国家非常有帮助,可以减少很多汽柴油的进口。”赛萨纳·西提蓬说,自己有机会参与到中老铁路建设。中老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地质复杂。中国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考量,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态度,成功建设了一条与山川相融的绿色通途。中老铁路采用电气化技术,相较传统铁路建设方式,有显著的环保优势。中老铁路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与老挝携手共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见证。
“中国是‘创绿’的先锋,是绿色经济的引领者。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发绿色资源方面的努力,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借鉴。我们可以与中国合作,探索如何将中国经验应用于我们的实际。”韦斯特说,“中国已经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证明绿色发展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我们加勒比地区也一定可以做到。”
绿色改变、绿色技术、绿色经验、绿色智慧……在外国嘉宾的眼中,“中国绿”正在呈现多样的光彩。(记者 林子涵 刘发为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0日 第 06 版)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10/8a931227-a961-4286-8857-354fa96daa89.png?id=da004c4c-bd93-4d90-b6a4-20f65bdf6f4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绿”是一种怎样的绿?(环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