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欧坚定做世界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
https://mk.haiwainet.cn/image/2025/7/3/4786be01-a43d-4f32-a0ed-f31d0ba15409.png?id=60fae836-2a43-4e97-a12b-ae3a7b5dc5c1当地时间2025年7月2日,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在布鲁塞尔举行。(图/外交部网站)
连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欧洲访问受到国际舆论关注。7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筹备好新一次领导人会晤,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开辟新前景。”当地时间7月2日,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作为两大文明、两大力量的中欧,更需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承担责任,坚定做世界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
中欧坚持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难以形成。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外部势力鼓吹所谓“民主与威权对抗”的叙事,企图将欧洲裹挟进阵营对立,制造所谓“中欧阵营对立”的假象。诚然,中欧历史文化、价值观不同,但不能因为有差异就视为对手,不能由于出现分歧就寻求对抗。中欧关系50年发展历程证明,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中欧没有领土争端,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此次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的举行,让人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中欧双方都展现出对话的诚意、合作的意愿以及避免陷入“阵营对立”逻辑的战略理性。事实也一再证明,只要中欧坚持对话与合作的主线,所谓“新冷战”或“价值观阵营”就难以形成气候。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此次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期间表示,欧盟愿同中方“通过坦诚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发展更具建设性的欧中关系”。
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潮流就不会逆转。近年来,有的国家频频将国家安全泛化、经济工具政治化,煽动“脱钩断链”,致使贸易保护主义死灰复燃,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中欧有责任捍卫公平正义,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开放带来繁荣,封闭导致落后。欧洲曾通过内部统一市场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飞跃,中国则凭借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欧洲因“安全焦虑”而不断筑墙设限,如果中国因“外部压力”而转向闭门自保,最终将是双输乃至多输的结局,而只有坚持开放的理念,尊重市场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当地时间7月2日在布鲁塞尔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期间表态称,“面对不确定性上升的世界,双方有责任在关键议题上共同发出清晰和强有力信号,为世界注入稳定信心和积极预期。”
中欧携手践行多边主义,世界就乱不到哪儿去。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成就彼此,而且照亮世界。从携手推动达成《巴黎协定》,到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合作,再到共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中欧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多边协调合作,在全球治理层面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当前,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霸权强权严重冲击国际规则和秩序。中欧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都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正因如此,作为世界两大重要力量的中欧,有责任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确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当地时间7月2日表达期待称,“当前地缘政治复杂紧张,欧中都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法,期待以新一次欧中领导人会晤为契机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即将举行的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备受瞩目。面对国际局势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中欧更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稀缺的确定性。期待中欧双方共同推动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中欧关系擘画下一个值得期待的50年。(海外网评论员)
页:
[1]